習近平:擔負起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
2016-05-19 19:17:04??來源:學習中國 責任編輯:李霖 孫靖 |
分享到:
|
?
圖為:2013年11月26日習近平來到曲阜孔府考察,并來到孔子研究院。桌子上擺放著展示孔子研究院系列研究成果的書籍和刊物,他一本本饒有興趣地翻看。看到《孔子家語通解》《論語詮解》兩本書,他拿起來翻閱,說:“這兩本書我要仔細看看。” 三、發思想之先聲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理論創新是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本質要求,是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不竭動力。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理論,主要取決于理論工作者對理論的凝練、概括、總結和創新。每個時代總有屬于它自己的問題,準確地把握并解決這些問題,并作出科學回答,是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重要任務。習近平指出:“人類社會每一次重大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重大發展,都離不開哲學社會科學的知識變革和思想先導。”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斷發展、不斷創造新事物和新局面,是中華文化的優秀傳統;革故鼎新、守成創新,是中華文化發展的內在動力。習近平說:“2000多年前,中國就出現了諸子百家的盛況,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窮地理,廣泛探討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的真諦,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他們提出的很多理念,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者愛人、與人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強不息等,至今仍然深深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今天,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更要自覺遵奉與踐行日新又日新的改革創新精神,不斷創造新思想新理論,解釋世界,指導實踐。 思想創新、理論創新要堅持正確的方向。第一,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這對于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的價值是至關重要的。習近平指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是當代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區別于其他哲學社會科學的根本標志,必須旗幟鮮明地加以堅持。”習近平強調:“我國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自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自覺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貫穿研究和教學全過程,轉化為清醒的理論自覺、堅定的政治信念、科學的思維方法。”第二,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研究導向。脫離了人民,哲學社會科學就不會有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和生命力。習近平指出:“我國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堅持人民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樹立為人民做學問的理想,尊重人民主體地位,聚焦人民實踐創造,自覺把個人學術追求同國家和民族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經得起實踐、人民、歷史檢驗的研究成果。” 第三,要堅持問題導向。以問題為中心、特別是以現實問題為中心,應該是哲學社會科學十分重要的原則。習近平指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應該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從我國改革發展的實踐中挖掘新材料、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構建新理論,加強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系統總結,加強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和諧社會、生態文明以及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等領域的分析研究,加強對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研究闡釋,提煉出有學理性的新理論,概括出有規律性的新實踐。” “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科優勢、理論優勢和科研優勢,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作出應有的貢獻。 |
相關閱讀:
- [ 05-19]習近平: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必須長期堅持
- [ 05-19]習近平網信座談會|大國工匠|巴黎飛往開羅客機失聯|政法英模榜展
- [ 05-19]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世界貢獻(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治國理政新思想新實踐)
- [ 05-19]習近平: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必須長期堅持
- [ 05-19]《平易近人--習近平的語言力量》(英文版)新書研討會舉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