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西藏發展進步的歷史道路
2016-05-24 19:33:4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暉 |
分享到:
|
今年5月23日,是西藏和平解放65周年紀念日。65年前的今天,《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在北京簽訂?!皡f議”有前言和十七條條文,因此也簡稱為“十七條協議”。 “協議”的主要目標有兩條:一是“西藏人民團結起來,驅逐帝國主義侵略勢力出西藏”(第一條);二是“西藏地方政府積極協助人民解放軍進入西藏,鞏固國防”(第二條)??紤]到西藏當時的特殊情況,“十七條協議”規定:“對于西藏的現行政治制度,中央不予變更”(第四條);“有關西藏的各項改革事宜,中央不加強迫。西藏地方政府應自動進行改革,人民提出改革要求時,得采取與西藏領導人員協商的方法解決之”(第十一條)。談判完成時,中央人民政府首席代表李維漢高興地對參加和平談判的代表說,在座的各位為西藏人民、為全國人民作了一件有益的事情。這些文件的效果,愈向前走愈可以看得出來。西藏民族從此以后就要發生不同的變化,你們對西藏歷史寫了一個劃時代的東西。 “協議”簽訂的當天下午,毛澤東主席聽取了參加和平談判的中央人民政府代表的匯報,高興地說:“好哇,辦了一個大事,這是一個勝利,但這只是第一步,下一步要實現協議,要靠我們的努力?!钡诙煜挛?,毛澤東主席在中南海懷仁堂接見參加和平談判的西藏代表團,晚上,舉行宴會慶?!皡f議”簽訂,并發表講話說,現在,西藏各方面的力量與中央人民政府之間,都團結起來了,“今后,在這一團結基礎之上,我們各民族之間,將在各方面,將在政治、經濟、文化等一切方面,得到發展和進步?!?/p> 1951年5月28日,《人民日報》用藏漢兩種文字對外公布協議的全文,報道了和平談判的經過,同時發表題為《擁護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的社論,闡述了簽訂協議的重大意義,指出這是西藏民族永遠脫離帝國主義的侵略和羈絆,西藏人民從黑暗和痛苦走向光明和幸福的第一步。 在紀念和慶祝西藏和平解放65周年的時候,我們可以從歷史的“三個視角”“兩條線索”,認識當代西藏發展進步的歷史道路。 第一個視角:西藏地方歷史。西藏地方千年的歷史,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叫做“三個高潮”“兩個低谷”。第一個高潮是公元7世紀初到8世紀中葉,松贊干布建立吐蕃王朝,積極加強與唐朝的聯盟,引入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反映了唐蕃時期藏漢民族的友好交往。第二個高潮是公元14世紀中葉到16世紀中葉,元朝統一中國后,也結束了藏族地區分裂割據、四百年混戰的局面,西藏地方進入了國家施政體系。 在西藏地方的歷史發展中,既有光華四射的高潮,也有沉重暗淡的低谷。第一個低谷是從9世紀中葉吐蕃王朝崩潰到13世紀中葉元朝統一以前“分裂割據,戰亂不已”的四百年。第二個低谷是16世紀中葉以后至西藏和平解放之前,由于政教合一的僧侶貴族統治,由于英國的兩次入侵,西藏進入封建農奴社會“長期停滯”的四百年。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和平解放之前。 以和平解放為新的歷史起點,西藏經歷了歷史無法比擬的深刻社會變革,正在進行空前宏大的實踐創新,迎來了歷史發展的第三個高潮。西藏的發展進步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極富特點的精彩篇章。 第二個視角,西藏地方當代史。西藏當代史,始于新中國成立,實現西藏和平解放,延續至今。這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也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叫做“上下兩篇”“四個時期”“兩大跨越”。 西藏的社會變遷分為民主革命和走社會主義道路上下兩篇。上篇,從1949年到1965年,在中央政府領導下,西藏人民完成了驅逐帝國主義勢力、推翻封建農奴制度兩大新民主主義革命的主要任務。下篇,從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經過社會主義改造和建設,到實行改革開放,走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 “四個時期”,是指上篇的民主革命,以1959年平息叛亂為標志,分為“前八年”的“和平解放”和“后八年”的“民主改革”兩個時期;下篇的走社會主義道路,以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為標志,分為“成立自治區”和“改革開放”兩個時期。 “兩大跨越”,是指西藏和平解放65年的發展變化,可以概括為兩大“歷史性跨越”。第一個跨越,是社會制度的跨越。西藏經過民主改革,從封建農奴制社會一躍跨入社會主義社會。第二個跨越,是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跨越。經過改革開放,西藏經濟社會發展正在實現從貧窮落后向富裕幸福的跨越。 |
相關閱讀:
- [ 05-24]習近平總書記關心西藏的那些事、那些話
- [ 05-24]西藏日喀則定日縣發生3.9級地震 震源深度7公里
- [ 05-23]西藏和平解放65周年 陰法唐、李國柱祝西藏人民更幸福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