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學者解讀:振興東北要在“一帶一路”中找到新支點
2016-05-26 16:46:27??來源:人民論壇網 責任編輯:陳瑋 林雯晶 |
分享到:
|
準確理解與實施“一帶一路”要旨,促進東北經濟發展 從根本上說,“一帶一路”是一個以市場經濟為導向的發展計劃,其目的是要通過大力推動基礎建設來拉動實體經濟——制造、運輸、電訊、商貿、服務——在市場經濟機制下的快速發展,其主體參與者是以盈利為目的各類企業和經濟實體,而“一帶一路”建設的可持續性和最終的成功,最終取決于企業的利潤與回報。因此,“一帶一路”的發展與建設必須遵循市場規律進行。從這個意義上看,東北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當務之急,就是要在法治的前提下,改變各級政府的行為與職能,建立以服務為宗旨的管理模式,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確保各企業與經濟實體在“一帶一路”的建設中依法辦事,遵循合同,杜絕腐敗。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東北各級政府除了為各營運企業和經濟團體提供政策支持、法律保障和行政服務之外,更要積極地為社會全方位發展提供“公共物品”。隨著“一帶一路”發展計劃的實施,必然需要對相關國家的情況進行大量的研究以及大批了解其語言文化和一線情況的人才。然而,教育、培訓和基礎學科的研究屬于全社會的公共物品,企業因為不能“壟斷”其回報而疏于在這些方面進行投入,而這正是政府大有所為之地。 “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一個重大挑戰,是相關各國發展水平、文化傳統、政治體制等方面的差異所導致的結構性的信息不對稱,導致交易成本高昂。聯結東北地區的俄羅斯遠東地區和蒙古、朝鮮等國,各項法律法規不健全,與國際社會的接軌才剛剛起步,這使得簽訂的合同以及有關投資者的利益都很難得到切實保障,各類糾紛不斷并難以解決。這大大增加了中國企業參與對外投資的風險和交易成本,直接打擊了中國企業、特別是私人企業的積極性。一旦市場的決定性作用不能得以發揮,對外投資的大項目可能又會滋生尋租性腐敗行為,而且由于涉外,解決起來更加棘手。這更需要政府充分發揮管理治理功能,有所作為。在合同簽訂前,政府要協助相關企業了解投資項目的具體情況和投資對象國的政治、經濟形勢以及法律法規,盡力克服信息不對稱的潛在危害,規避風險;在合同簽訂后,特別是在發生糾紛時,政府要及時通過政府間的渠道積極磋商交涉,向企業提供法律援助,敦促雙方嚴格遵照合同依法辦事,保障企業的合法權益。 除了雙邊的交流、磋商機制,各級政府也應積極參與涉及東北發展的國際組織、政府間多邊組織和國際會議,從而獲取相關信息,加強多邊協調。例如,中國政府與日本、韓國、新加坡、印度等亞洲國家一起,于2013年成為了北極理事會的正式觀察員,便是非常有遠見的舉措。盡管觀察員沒有決定權,但卻可以參加所有會議,從而掌握有關北極和西伯利亞開發的信息和動向,為企業提供及時的市場動態和最新商機。 “一帶一路”發展計劃為振興東北提供了寶貴的戰略契機,而東北自身和周邊的一些因素也為東北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有利條件。要利用好“一帶一路”這一抓手、充分發揮東北的優勢,關鍵在于牢牢把握住“一帶一路”的市場經濟本質,大力推動東北市場經濟導向的各項改革,在激發市場活力的同時,改變政府職能,提高治理能力,有所作為。只有這樣,“一帶一路”才能真正成為東北改革、轉型和騰飛的新起點。 |
相關閱讀:
- [ 05-26]美媒:中國投資者是美國商業房地產最活躍的海外買家
- [ 05-26]世界首席刑偵大師李昌鈺被聘杭州G20海外宣傳大使
- [ 05-24]海外版:舊西藏貴族格桑羅布的65年
- [ 05-24]海外傳媒觀察 | 日本和韓國媒體融合的四個案例
- [ 05-24]長樂男子結伙搶劫近30萬元 潛逃海外21年后落網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