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美國媒體會“遺漏”重要新聞?
2016-05-26 16:49:02? ?來源:求是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三、美國大公司和媒體自身利益決定“遺漏”什么樣的事實 2016年4月,威瑞森通訊公司36000工人罷工,要求保護工人的權益。美國大媒體的報道顯示美國大媒體和勞工之間在話語權方面的極端不對稱。通過統計分析《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網絡媒體巨頭Buzzfeed和網絡新聞媒體Vox有關這場罷工的報道發現,威瑞森公司老板的聲音是工人代表聲音的兩倍之多。 在《紐約時報》的四篇報道中,威瑞森公司管理層的話被引用8次,工人的聲音被引用4次。在《華盛頓郵報》的兩篇報道中,公司管理層與工人的聲音被引用的比例是6∶2。網絡媒體Buzzfeed發表了三篇報道,公司管理層與工人的話被引用之比是13∶7。另一家大網絡新聞公司Vox只發表了一篇報道,報道中四處引用的話都是出自公司管理層之口。為什么在媒體上聽到的公司管理層和工人代表的聲音差異這么大呢?威瑞森市值2120億美元,有一個強大的公共關系機器,而工會和工人們是雇不起公關公司的。 即使某個有良知的記者試圖平衡地報道雙方的聲音,但是,在這種不對稱的權力面前,記者很無奈。新聞報道需要直接引語,而大公司總是有公關公司為其準備源源不斷的高質量的直接引語。 媒體不會揭露自身隱藏的問題。馬賽諸塞州薩勒姆大學歷史教授、《不留記錄:移民是如何變成非法的》一書作者阿維娃·喬姆斯基在《反策劃》網絡雜志講述了不久前發生的《波士頓環球報》報紙派送工人罷工事件。《波士頓環球報》決定把報紙的派送工作轉包給一個新公司,因為這家新公司的價格更便宜。美國報紙的發行和派送通過轉包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商業行業。送報的人開車送報線路不僅遠且復雜。無論天氣何其惡劣、條件多么差,一年365天,每天從凌晨2時到早上6時,從不間斷地送報。送報工人不僅工資極其低廉,而且要用自己的汽車、買自己的保險。結果,今天在美國送報的多是沒有記錄的非法移民。送報成了一種暗藏的地下經濟的一部分。《波士頓環球報》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盡量減少勞務成本,少付工人錢。這種送報體制跟媒體人每天聲稱的調查新聞、揭露社會黑暗面正好相反,因為報紙依賴的正是它自身暗藏的不公的分配制度。 四、美國的外交政策決定媒體“遺漏”什么樣的事實 美國媒體不會報道“敵國”做的善事。美國媒體在報道美國歷史、盟國的歷史時,常把一些邪惡的做法當成道德的。而在報道官方指定的敵人時,則總是不可救藥的,從來都是干壞事的。例如,奧巴馬作為美國首位總統今年春天訪問古巴時,美國媒體就“遺漏”古巴長期以來向海外危機地區派遣醫生救治傷病員的故事。為什么不報道古巴干的好事?因為這是古巴,是卡斯特羅的國家。 古巴過去一百多年里一直是美國外交政策的重點。美國歷史上十幾次入侵古巴,最近的一次是1961年。美國外交政策的目標是采取一切手段,合法的或非法的,公開的或秘密的,暴力的或非暴力的,企圖推翻古巴政府。奧巴馬在古巴的記者會上說,美國承認古巴人民選擇自己的政府和自己的未來的權利。這是令人吃驚的美國領導人的聲明,因為此前,美國從來不承認古巴人民決定自己未來的權利。1959年古巴人民起義推翻獨裁統治時,美國發現控制不了卡斯特羅,決定不支持古巴人民自己的選擇。根據美國揭秘的政府文件,美國國務院希望古巴革命帶來的變化是美國政府能接受的,美國和古巴能持續過去的關系,保護美國的商業利益。但是,美國政府發現古巴人在這方面完全不合作。當時的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說,“所以,我們要決定是否讓這場革命成功”。 在古巴革命成功后,美國通過USAID(美國國際開發署)的秘密行動,向那些旨在更迭古巴政府的項目提供資金支持。美國的主流媒體積極配合美國政府在拉丁美洲施行的反左翼政權的外交政策。例如,《華盛頓郵報》在報道2016年3月奧馬巴訪問古巴和阿根廷時的文章《奧巴馬在阿根廷將鼓舞南美遠離左翼》中毫無掩飾地說,“他(奧巴馬)在南美政治變革的劃時代的關頭來訪了。在左翼領袖靠與美國對著干獲得的民粹支持并統治十多年后,這個大陸回到世界的中央。奧巴馬要力推南美一把”。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更是把阿根廷前左翼執政黨領導人基什內爾總統和克里斯蒂娜總統等同于美國官方的敵人伊朗、古巴和委內瑞拉。 美國的主流媒體的新聞標準和價值觀:親美意味著友善,反美意味著邪惡。美國媒體判定一個國家是否親美,是看這個國家是否按照美國的意思去說、去做。巴西工人黨減少了這個國家55%的貧困人口,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厄瓜多爾和烏拉圭進入21世紀表現都很出色,但是美國媒體依照意識形態和美國外交政策判斷,他們是左翼政府,他們不反對自己的國家,他們捍衛自己的國家利益、反對外來干預,因此被媒體認為是反美的。美國媒體的新聞價值判斷是意識形態決定的。他們反對所有的左翼政府,支持委內瑞拉、洪都拉斯的軍事政變和烏拉圭的議會政變。巴西總統羅塞夫面臨眾議院彈劾,那些提議彈劾總統的議員們本身就是正在被調查的腐敗分子。但是,美國的精英媒體在報道中,非常簡單化地說,政府受到腐敗指控,人民在抗議政府。美國精英媒體跟其一貫立場一致,毫不掩飾地表現出對拉美左翼政府的厭惡,不厭其煩地丑化這些左派政府。但是,美國精英媒體“遺漏”了巴西同時在發生的大規模的支持總統的游行。 為什么美國媒體總是“遺漏”沙特阿拉伯的負面新聞?沙特阿拉伯不具備美國的盟友的任何特征,比如,不與美國共享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為什么美國政府和媒體在民主、人權等諸多問題上“遺漏”沙特的故事?美國政府對盟國和敵國的定義成為媒體報道這些國家的態度和基調。當政府稱某國為盟國時,媒體迅速將這種關系定位為“我們”,當政府稱某國為敵國時,媒體迅速稱其為“他們”。媒體對“我們的人”總是像對待客戶一樣謹小慎微。“我們的人”本質上就是“我們的客戶”。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過四次的國家在世界上屈指可數,但卻四次訪問了沙特。沙特成為美國的盟國,這是因為沙特是美國武器的大客戶。除此之外,阿拉伯的君主們維護了美國在阿拉伯國家和波斯灣的軍事存在,確保中國和俄羅斯等大國無法在這個地區立足。 |
相關閱讀:
- [ 05-25]全省理論骨干學習貫徹習近平重要講話精神研修班開班
- [ 05-25]全省理論骨干研修班開班 學習貫徹總書記精神
- [ 05-25]福建省理論骨干學習貫徹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研修班開班
- [ 05-24]信陽師范學院:“微理論”登上了黨建大舞臺
- [ 05-23]理論:引領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綱領和指南|福建日報:增強"四種意識"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