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盛移民村的良田變成了深坑。 尚虹波 攝 砂坑面積超過60畝。 尚虹波攝 中新網呼和浩特5月26日電 題:內蒙古土左旗毀田采砂現象泛濫 國土部門稱難管 作者 尚虹波 接連兩場雨后,田里的玉米苗開始“蹭蹭”往高躥,看到這樣的景象,一輩子伺弄莊稼的李臺些更加煩悶了。 “著急呀,我那6畝地只能荒著。”李臺些說,農民沒了土地,就像工人沒了機器,沒奔頭。 良田變深坑 李臺些是內蒙古自治區土默特左旗(簡稱土左旗)萬盛移民村村民,今年3月初,當李臺些準備春耕時,卻發現自家的6畝良田已處于坍塌邊緣。 原來早在2013年,同村村民許玉龍便在其承包的耕地上采砂、賣砂,在將自家耕地挖完后,又以“土地置換”或“承包經營”的形式換得更大面積的耕地繼續采砂。 3年中,許玉龍將20余畝耕地變成一個深約30米的大坑,而大坑周邊的土層頻頻發生坍塌,李臺些家的耕地以及附近一條鄉間道路受到嚴重影響。 為了保住自家耕地,李臺些多次與許玉龍交涉但沒有結果,最后只能向當地國土部門舉報。雖然許玉龍目前已經停止采砂,但前期采砂的深坑卻再難恢復。 “準備用水庫水淤后,倒些垃圾回填就行。”作為毀田采砂的實施方,許玉龍告訴記者國土部門已經對他實施處罰,但罰款金額“記不清了”,停工已經超過2個月。 許玉龍坦承他的采砂行為沒有得到任何部門的批準,但近幾年像他這樣采砂的大有人在。 |
相關閱讀:
- [ 05-24]福清多部門聯合執法整治海域非法采砂行為
- [ 05-06]福清市查獲4艘非法自吸自卸式采砂船
- [ 04-28]榕兩艘漁政船完成首次聯合執法 查獲18艘采砂船
- [ 04-19]河南楚墓被盜 “摸金校尉”偽裝采砂工夜中挖掘
- [ 04-08]廈門一采砂船沉沒 海警搜救1人獲救1人失蹤
- [ 04-08]福州昨日查獲7艘非法采砂船 最高可處罰款10萬元
- [ 04-08]福州專項整治海域采砂 閩江口海域查扣7艘采砂船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