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蘭州5月26日電 (記者崔琳)26日,甘肅省人民檢察院以“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為主題舉行新聞發布會,對外通報了全省檢察機關保護未成年人6起典型案(事)例,包括幫助被判緩刑學生重返校園案、教師性侵女童案、救助陷入困境失管未成年人案等,“以案說法”反映出檢察機關探索幫教、處理校園暴力、救助未成年人多方面的做法。 甘肅省檢察院副檢察長徐維忠介紹,2012年至2015年,該省不批捕未成年人978人,不起訴未成年人620人,做出附條件不起訴387人。不捕率從2012年的11.43%上升到2015年的32.88%;不訴率從2012年的2.61%上升到2015年的21.08%。同時,對于性質惡劣、手段殘忍、社會危害性較大的未成年人犯罪,判處3年(含)以上有期徒刑的共697人,做到了“寬容而不縱容”。 教師校園內性侵未成年人被判死刑 2011年上半年至2012年6月4日,李某某在甘肅省天水某村小學任教期間,利用小學生年幼無知、膽小害羞的弱點,以交作業等為借口,采取哄騙、恐嚇等手段,先后強奸、猥褻該校女學生36起,涉及被害女學生26人。最終李某某以強奸罪、猥褻兒童罪被天水市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死刑并執行。 該案是一起嚴重的校園內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案發后,天水市檢察院提前介入,針對性侵案件取證難的特點,積極引導公安機關偵查取證。辦案同時,檢察機關堅持兒童利益最大化原則,爭取詢問過程一次完成,避免反復詢問對未成年被害人造成“二次傷害”,及時封存了被害人的相關資料,保護他們的隱私,并邀請心理專家對被害人進行心理干預和疏導,以此降低被害人的心理創傷。 甘肅省檢察院未檢處處長齊世萍點評:辦理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時,應注意取證方式,注重保護被害人的隱私,及時做好被害人的心理干預和疏導工作。檢察機關發揮法律監督職能,堵塞管理漏洞,同時發揮多部門聯動作用,形成打擊和保護的合力,最大限度地減輕犯罪對未成年被害人造成的傷害。 檢方召開聽證會 對6名涉嫌故意傷害罪學生不起訴 2001年4月,蘭州某中學高一年級學生劉某、陳某等七人(均系未成年人),因瑣事毆打本校初三年級學生龔某(15周歲),致龔某重傷。 蘭州市七里河區檢察院審查起訴時認為該案已夠起訴條件,但因雙方均系在校學生,被害人對案件引發有一定過錯,且雙方法定代理人就民事賠償達成了協議,為了慎重起見,決定召開不公開聽證會,聽取各方對案件的處理意見。 聽證會由檢察機關主持,辦案民警、學校代表、雙方當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參加。與會人員就此案應否起訴發表了意見,辦案人員對涉案未成年人進行了訓誡。聽取各方意見并結合案情,檢察機關決定對劉某作出相對不起訴處理,對陳某等其余六人作出絕對不起訴處理。 齊世萍點評:本案是甘肅省檢察機關引入不公開聽證會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作出處理的第一案。通過召開聽證會,聽取各方意見,結合案件具體情況,本著挽救的目的,對涉案未成年人均作出不起訴處理,保證他們繼續完成學業。 |
相關閱讀:
- [ 05-26]福清市檢察院獲評全國先進基層檢察院
- [ 05-23]南非總檢察院將就高等法院對總統祖馬貪腐案裁決上訴
- [ 05-23]省檢察院召開青年干警“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座談會
- [ 05-23]莆田城廂區檢察院為電商產業發展做了哪些事?
- [ 05-23]福清檢察院獲“全國先進基層檢察院”稱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