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G20杭州峰會籌備工作動員大會上,省委書記夏寶龍指出,必須拿出百倍決心、付出百倍努力,努力使峰會充分展示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充分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充分展示中華禮儀之邦的厚重底蘊,充分展示浙江“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的優異成績。 在杭州調研峰會建設項目進展時,省長李強強調,牢牢抓住承辦G20杭州峰會的契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切實把峰會帶來的無形資源轉化為推動浙江“十三五”發展的強大動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城市的發展,最終的指向是讓人民生活更美好。為此,杭州市政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城市道路整治與街容美化、城市門戶綜合整治項目一一推進,這些項目均聚焦民生,注重補齊交通基礎設施短板、生態環境短板和公共服務短板。 若沒有直面問題的勇氣,大多數人不會記起這些角落——南星街道饅頭山社區,南宋皇城遺址所在地,居民還在用煤爐和馬桶;思鑫坊地塊,近代建筑云集,卻淪為繁華湖濱商圈里的“臟亂差”代表;還有“杭州最后的城市牛皮癬”——始版橋直街、錢江三橋南側破舊的水電社區……久拖未決的老舊社區、城中村改造,全部被揭開了“蓋子”。 看不見的變化,開始如火如荼推進。大量電力設施得到更新,僅西湖邊電纜更新總長度就超過235公里;新增變電站及時“補位”,跟上了杭州城市版圖的擴張,并預留了足夠空間;全城光寬帶覆蓋,為“互聯網+”的創業創新熱潮鋪就信息大道。杭州主城區在全國率先成為無燃煤火電機組、無鋼鐵生產基地、基本無黃標車的“三無”城市。 2016年5月18日,省委城市工作會議召開,全面擘畫浙江城市工作藍圖,提出全面提升城市發展質量、加快建設浙江特色現代化城市的宏偉目標。杭州發生的每一個改變,或許可以看作是一次城市發展的探索,或許能為下一步建設浙江特色現代化城市提供借鑒。動靜結合的杭州,拓寬的是未來發展的格局。快起來的項目,慢下來的匠心 2016年1月19日,上午8時30分,杭州第一輪“大比武”拉開序幕。市四套班子領導、各城區和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分兩天深入8個城區,走進項目現場。有一句話,開始流行:“黨員干部行不行,就看服務G20”。 2016年3月15日,中午11時,“八少女”雕像重回武林廣場。暌違4年之久,這座杭州地標性雕像的集體回歸,也喚起了一個時代的集體記憶。 如果走進杭州各大G20峰會項目和民生工程的現場,你一定會發出這樣的感嘆:快! 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趙一德說,杭州正努力以最高標準、最快速度、最實作風、最好效果的要求緊鑼密鼓開展籌備工作。 省市領導多次親臨一線檢查督陣,各級黨員干部成為中流砥柱。 饅頭山社區黨委書記、“女漢子”鄭鴛鴦,帶領其他18名社區干部撬動60年未大動的農居混雜地, 200多個施工點同時開工,用6個月時間拉開“南宋韻味”風情小鎮建設的序幕; 杭州市江干區彭埠街道云峰社區黨委書記、“跑男”王水蓮,為扮靚杭州最早的高速公路、車流量最大的彭埠入城口日日奔走,300多幢住房、600多畝土地,10天完成全部丈量,15天就完成96%簽約; 作為峰會的重要配套,機場高速改建工程原定工期3年,蕭山區一再優化方案,僅用20個月時間,提前一年完成了高架橋貫通,創造了當地交通工程建設史上的奇跡…… “能為了杭州,為了G20峰會這樣打拼,是我們的榮幸!”這是黨員干部的心聲;“為了保證工程進度,我們工地上的人一直開足馬力。勝利就在眼前!”這是一線勞動者的心聲。 擁有這樣的激情和干勁,杭州“快”起來了。不過,細膩的江南城市,是不是在城市巨變中留著一份對細節的執著追求? 城市建設,該是怎樣的思路?杭州的思路,絕不是“大拆大建”,而是“精雕細琢”。從立面修整、綠化提升到市政基礎設施改良,杭州聚焦于人們的“微體驗”,關注人們對一個城市的情感訴求。另一方面,本次G20杭州峰會的場地都是現成的,在對杭州現有的設施進行修繕和提升的同時,沒有重建一個場館。 在亞洲最大動車交通樞紐之一的杭州火車東站,增設了地面標識系統,讓乘客出入更順暢,已經到位的東西廣場便民座椅,還能讓旅客歇歇腳。 在人行道多處高低不平的浙大路,現在每塊道板間隙控制在2毫米以內,平穩直追“客廳地磚”。 城市建設的人性化、精細化,就體現在這些“瑣碎小事”中。作為歷史文化名城,杭州還特別注重在城市建設中凸顯文化氣質,比如,高速公路彭埠入城口收費大棚采用南宋斗拱建筑造型;繞城龍塢入城口充分利用3萬多平方米的茶園,打造茶園景觀;莫干山路曾是張小泉剪刀廠等杭州工業企業的“老家”,在整治的同時設計建設具有城市記憶的景觀小品。 或許這是一種“以人民為中心”理念與新型城市化實踐融為一體的探索,或許這是對中國速度與中國情懷相結合的實踐,在城市的每一個細節里,杭州,正“呈現歷史與現實交匯的獨特韻味”。短暫的盛會,永恒的遺產 2016年3月21日,浙江省“迎接G20 人人講文明——做文明有禮浙江人”活動在全省聯動啟動,倡導全體公民踐行“禮讓斑馬線、文明過馬路、排隊守秩序、禮儀待賓客”的文明風尚。 2016年5月13日,杭州市“服務G20,人人做貢獻”動員大會在省人民大會堂舉行。這場千載難逢的盛事中,每個杭州人、所有浙江人都是東道主。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遠方的客人,請進來不易,服務好更難。舉世矚目的盛會中,東道主的面貌和素質也許更能恒久鐫刻在人們心里。 你也許會說,杭州是“最美現象”的發源地,不管是杭城斑馬線前禮讓行人的司機,還是景區里熱情指路的志愿者,甚至是路人友善的笑臉,打動人心。但是,文明沒有終點,一地的風景也不足以撐起一片天空,如何向世界展示一個謙和有禮、人文昌盛的“中國主場”? 隨著“迎接G20 人人講文明——做文明有禮浙江人”活動逐漸推進,禮讓斑馬線、文明過馬路、排隊守秩序、禮儀待賓客的文明風尚遍灑街頭巷尾、尋常人家,正在成為浙江和杭州的美麗風景線。 與此同時,杭州13個區(縣、市)、西湖風景名勝區、經濟技術開發區更是掀起文明大接力熱潮,排隊乘車、清潔家園、文明開車、光盤行動、垃圾分類等一個個文明倡議傳遍全城。 在杭州,燦爛的“西湖笑”出現了:G20杭州峰會志愿者報名現場火爆,百萬城市志愿者加入到志愿文明、志愿旅游、志愿生態等七大志愿服務;鮮艷的“峰會紅”也來了:各行各業“紅袖章”化零為整,保潔員、公交駕駛員、社區“老娘舅”等在車站碼頭、街道社區平安巡防,調解糾紛,倡導文明。 雖然G20杭州峰會只有短短兩天,但它足以成為展示社會風尚和國民心態的大舞臺。通過籌備和承辦峰會,推進人們情感交融、互相幫助、和諧友善、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為峰會留下難忘的人文風景,更為自己留下彌足珍貴的精神遺產。 100天倒計時的指針飛速地一圈圈畫過,G20杭州峰會越來越近。 若是你問,現在杭州最美的風景在何處,那么它已經出現在我們每個人的眼前:責任和使命激發了一個個夢想,奮斗與超越催生了一個個奇跡,讓黨中央和總書記滿意、外國元首滿意、全國人民滿意、全省人民滿意,杭州和浙江正在為舉辦一屆精彩、成功、具有里程碑意義、取得最佳成效的峰會作百米沖刺。 100天不短,杭州已做好準備,滿懷信心呈現給世界一份別樣的精彩;100天不長,我們必須攜手努力,使自己出彩,為杭州爭光,讓浙江生輝。 100天,是個新起點。百日后的杭州,定會令世界驚艷。 |
相關閱讀:
- [ 04-29]G20峰會下的海外僑領使命:向世界傳播浙江好聲音
- [ 03-31]20余國家地區僑領借G20為杭州獻策 細節文化成關鍵
- [ 11-21]梁海明:當G20遇上“一帶一路”,就是風箏遇上風
- [ 11-21]梁海明:當G20遇上“一帶一路”,就是風箏遇上風
- [ 11-20]中國走向舞臺中央
- [ 11-20]國平:中國走向舞臺中央
- [ 11-17]習主席的G20時間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