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77天,習近平再度“號脈”黑龍江
2016-05-27 18:22:56?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孫勁貞 |
分享到:
|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5月23日至2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黑龍江省伊春市、撫遠市、佳木斯市、哈爾濱市等地,深入農村、企業、林場、科研單位進行考察調研。 在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參加了黑龍江代表團的審議。期間,來自樺南縣梨樹鄉和平村的孫斌代表發言時,希望總書記百忙之中到黑龍江來考察。習近平說,黑龍江農業很重要,將來去了肯定要看農業。時隔77天,習近平踏上這片黑土大地。 十八大后首次考察調研黑龍江 調研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也是習近平一直堅持的優良工作作風。 記者梳理發現,截至今年5月份,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的國內考察足跡遍布25個省份,僅有黑龍江、西藏、青海、廣西、山西、寧夏還未覆蓋。 在今年3月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習近平參加了黑龍江代表團審議。審議中,習近平詢問了黑龍江煤炭產業、國企發展、農業發展及濕地保護等問題。 來自黑龍江省樺南縣梨樹鄉和平村的孫斌代表發言時,代表農民感謝總書記對“三農”的關心支持,并希望總書記百忙之中到黑龍江來考察。習近平說,黑龍江農業很重要,將來去了肯定要看農業。 會上,上甘嶺林業局工人高永談到了大小興安嶺停伐轉型情況,習近平問道:“當地林業工人轉型,由木材采伐就地轉成生態保護的工人,難度大嗎?比例有多高?” 赫哲族80后代表劉蕾說,在興邊富民工程等政策幫扶下,赫哲族群眾生活就像烏蘇里船歌中唱的一樣走上了幸福路??倳浾f,烏蘇里船歌我們早就耳熟能詳。他關心地問,現在還有多少人靠打魚為生、江里的魚還多不多。習近平強調,在發展道路上要發揮好制度優勢,人數較少民族也都要奔小康,一個也不能少。 而在聽到黑龍江省省長陸昊談到黑龍江扎龍、三江、珍寶島濕地等是旅游熱點, 習近平說,一定要保護好濕地。 林業工人轉型、“三農”發展、赫哲族、保護濕地……今年3月兩會上的這些關鍵詞,與此次黑龍江之行深入農村、企業、林場調研考察細節一一印證。如考察伊春紅松林、水稻合作社,拜訪退休伐木工人,看望赫哲族鄉親等。 走進黑龍江,“號脈”東北振興 近年來,東北振興一直是習近平念茲在茲的話題。黑龍江是中國的糧倉,是全國重點林區,也是老重工業基地,不僅本身地位重要,而且也關系到整個東北振興的大局,在東北振興中有舉足輕重的分量。 當前,中國經濟轉型升級到了關鍵時期,東北老工業基地作為中國的重型工業基地,在轉型升級期遇到了突出困難和嚴峻挑戰。對當前中國來說,東北老工業基地轉型成功關乎全國順利完成轉型升級。黑龍江近年來發展放緩,甚至在東三省情況更為突出。雖然在調結構、換動能方面,下了很大力氣,但正處于“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艱難階段。 本次考察調研期間,習近平聽取了黑龍江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對黑龍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他希望黑龍江進一步解放思想、真抓實干、開拓創新,在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中不斷取得新的成績。 國家行政學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接受本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東北經濟發展緩慢,國有企業衰落,正是出于對東北所面臨的困境的重視,國家強調東北振興。而黑龍江省是我國重要的糧倉和老工業基地,它的發展振興具有典型意義。習近平的此次考察調研真正將黑龍江的發展振興提到了重要位置。 此次調研中,習近平指出,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是國家的一個重大戰略。老工業基地要搶抓機遇、奮發有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改革開放,優化發展環境,激發創新活力,揚長避短、揚長克短、揚長補短,闖出一條新形勢下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新路。 “轉方式調結構是苦干出來的,而不是硬等出來的。要把政策轉化為行動,全力打好攻堅戰?!绷暯揭蠛邶埥灮a業結構,改造升級“老字號”,深度開發“原字號”,培育壯大“新字號”,毫不動搖堅持公有制經濟主體地位、國有經濟主導作用,同時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要加強創新能力建設,強化創新鏈和產業鏈、創新鏈和服務鏈、創新鏈和資金鏈對接,把振興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要加大人才培養和智力引進力度,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吸引更多人才為振興發展服務。 針對黑龍江的農業大省和糧食主產區地位,習近平提出要統籌抓好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建設;深化國有農墾體制改革,建設現代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采取工程、農藝、生物等多種措施,調動農民積極性,共同把黑土地保護好、利用好等。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接受本網記者采訪時表示,東三省經濟發展過度依賴資源,沒有挖掘其它經濟增長點,經濟轉型過程艱難。國有企業轉型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將進一步帶來沖擊,東北在轉型過程中是否順利對于社會穩定有很大影響。習近平對于黑龍江的考察調研表達了對于整個東北振興的高度重視。他的講話實際上也是宣示,新常態下,東北靠要素驅動的老辦法不靈了,發展思路必須轉移到“創新是引領發展第一動力”上來。推進東北全面振興,最根本的是走出發展新路子。 在東北三省,總書記都強調了啥 振興東北任務艱巨,黨中央、國務院對東北地區發展高度重視。2014年8月8日,國務院印發了《關于近期支持東北振興若干重大政策舉措的意見》。2015年12月30日,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此前的2013年8月與2015年7月,習近平還分別對遼寧和吉林進行了調研。 記者注意到,考察調研東三省,老工業基地轉型、干部作風和民生工作,習近平都作了重點強調,尤其是在老工業基地轉型方面,指明產業創新、科技創新和工業升級是大方向。 如在遼寧考察調研時,習近平重點聽取了自主創新方面的匯報,并指出,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工業核心競爭力,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制造業并駕齊驅、現代服務業和傳統服務業相互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產業發展新格局。 在吉林考察調研強調,要大力推進創新驅動發展,下好創新這步先手棋,激發調動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 在此次黑龍江考察調研,習近平希望黑龍江在推動科技創新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上增強信心、選準方向,充分發揮知識分子和各類人才作用,腳踏實地、求真務實向前推進。 民生方面,在2013年考察調研遼寧時,習近平指出,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黨和政府要切實關心老工業基地下崗人員,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 在2015年考察調研吉林時,習近平強調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民生是“指南針”。要全面把握發展和民生相互牽動、互為條件的關系,通過持續發展強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質基礎,通過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創造更多有效需求。 此次黑龍江之行,習近平強調,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緊緊抓在手上,切實托住這個底。 記者同時還注意到,針對不同考察點,習近平強調的側重點也不同。 在遼寧考察調研時,習近平重點聽取了自主創新方面的匯報,并多次強調創新。他指出,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增強工業核心競爭力,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傳統制造業并駕齊驅、現代服務業和傳統服務業相互促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產業發展新格局。他冒著滂沱大雨前往大連船舶重工集團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考察,隨后在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東軟集團(大連)有限公司,聽取產業園區負責人關于自主創新的情況匯報。 在吉林考察調研時,則強調了搞好開放。他一下飛機就來到延邊博物館,了解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規劃建設情況。他表示,設立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是中央一項重要部署,對于擴大沿邊開放、加強面向東北亞的國際合作,對于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具有重要意義。先導區要全域科學規劃,實現資源要素集約高效利用,努力建成東北地區對外開放的示范區。 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時,習近平走進林場、登上黑瞎子島……強調生態就是資源、生態就是生產力。林區轉型發展既要保護好生態,也要保障好民生。黑瞎子島要保護生態,留一張白紙。在這次考察調研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依然是習近平強調的發展思路。其中“黑瞎子島要保護生態,留一張白紙”這一提法,更是顯示他對生態保護的重視。(曾偉 程瑤 龔儀) |
相關閱讀:
- [ 05-27]省委宣傳部組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 [ 05-27]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由相加到相融
- [ 05-26]習近平就斯里蘭卡洪災和山體滑坡向斯里蘭卡總統致慰問電
- [ 05-26]習近平與印度總統舉行會談 雙方同意加強中印全面合作
- [ 05-26]習近平:圍繞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 推動基層建設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