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英國《金融時報》網站) 參考消息網5月28日報道英媒稱,中國26日在倫敦剛剛起步的人民幣市場上首次發行離岸政府債,通過這次吸引了大量需求的交易借入了30億元人民幣。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5月26日報道,據受雇負責安排這次銷售的銀行之一匯豐銀行說,此次中國財政部債券的申購規模達到了85億元,投資者差不多一半來自亞洲,另一半來自歐洲、非洲和中東地區。 報道稱,在中國國內,政府債券在倫敦的此次首秀被視為繼去年8月人民幣貶值和今年1月股市暴跌后,衡量海外投資者對中國資產需求的一種方式。 在國有企業出現一系列債務違約導致債券收益率上升后,即使經歷了近兩年上漲的中國國內債券市場也成為外界擔憂的對象。 報道稱,此次在倫敦發行的債券將于2019年到期,發行利率為3.28%,比現有的2019年到期的中國離岸債券的收益率高出約5個基點,這意味著投資者購買這種新債時并沒有要求很高溢價。 據歐洲最大的一家基金公司的一位投資者說,此次發債規模不大意味著主流國際債券持有者對這一債券的興趣有限。 中國的離岸債券市場大約出現于2010年,當時北京鼓勵擴大人民幣在世界各地的金融中心的國際化使用。 報道稱,中國一直希望吸引國際投資者,這導致倫敦、法蘭克福、巴黎和盧森堡之間努力成為離岸人民幣的西方交易中心的競爭加劇。26日在倫敦的債券發售標志著中國首次在香港以外的離岸人民幣市場上發行主權債券。 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說,中國選擇倫敦作為在海外首次發行人民幣主權債券的目的地“加強了英國與中國之間牢固的經濟和金融關系”。 去年,中國央行曾經在倫敦市場上首次發行一年期票據,吸引了300億元人民幣的認購資金。 標準人壽投資公司新興市場固定收入業務負責人理查德·豪斯說:“新興市場國家到海外發行國內貨幣計價債券的趨勢日益增強。可以把中國的行動視為這種趨勢的一部分。” 報道稱,然而隨著中國著眼于開放規模大得多的在岸債券市場,未來離岸人民幣債券的發展仍存在疑問。 |
相關閱讀:
- [ 05-27]意大利華商企業獲當地投行逾2億人民幣融資支持
- [ 05-27]人民幣再現年初跌勢 索羅斯式空頭不敢輕舉妄動
- [ 05-27]中國財政部在倫敦發行30億人民幣國債
- [ 05-27]周五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5490 上漲62基點
- [ 05-26]日本北海道甜瓜拍賣創紀錄 倆甜瓜合18萬元人民幣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