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噓別吵別吵啦:這些感受除了當時當境,任何情況下都感受不到!毫無意義。 @Mr徐振虎:他們只是把這生命最重要的過程當做了一種形式。 @丁丁菡:躺進棺材,就能體驗到死亡? @欣寶貝:辦這種活動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活動現場一點不嚴肅,就變味了。 @hold不住的和諧君:想法是好的,但是那么大的娃娃了,還在玩過家家。 奏哀樂、致悼詞、“哭喪”、蓋“棺”……這不是葬禮現場,而是一場校園活動。近日,昆明呈貢大學城內某高校食堂廣場舉行了一場特殊意義的活動,讓學生躺在紙盒做的“棺材”里,身臨其境體驗死亡的感覺。這個活動也讓網友們炸開了鍋,大多反應都覺得活動沒有價值,甚至無聊。但主辦的同學表示,希望通過活動讓同學們更加熱愛生命。 主辦方 希望同學們更加熱愛生命 “生命體驗屋”活動由該大學的五個社團聯合舉辦,其中包括結婚儀式體驗、戴上眼罩尋找東西的殘障體驗和躺進“棺材”的臨終體驗等。“近年來很多大學生的心理抗壓能力低,所以我們就想做這種活動,呼吁大家直面挫折,熱愛生活,做生活的強者。”活動組織方的負責人小杜認為,在校體驗結婚、殘障、臨終等過程,何嘗不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呢?初衷是讓體驗者珍惜生命,并非如網友所言,毫無意義。 那么參與的同學多嗎?“一天下來,大概有四五十人參與吧,因為是在食堂廣場,其他住宿園區離得比較遠,所以參與度就不高。”小杜表示,這個活動明年還會繼續做,完善今年的不足之處,讓活動做得更有意義。比如把活動辦在室內,體驗者在進入“棺材”前,必須經歷幾個小時的自我反省,寫下遺書和墓志銘,并參加自己的葬禮。然后在一個燭光搖曳的室內,體驗者臉朝上躺進“棺材”中,胳膊交叉在胸前,閉上眼睛。“只有親身體驗了活動的嚴肅莊重,才有可能感覺重生。” 觀點 “命題”和“作文”跑偏了 “我在看到相關微博的第一感受是:大學生們一直在思考,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呼喚珍愛生命,提倡健康的心理和生理。這也是整個社會的訴求和心聲。”云南師范大學教師熊云茜表示,但活動的意義在于提出問題,引發思考。她不太看好這個活動能達到讓同學們珍愛生命和直面挫折的目標。 “借用網絡上楊絳先生的一句名言:年輕人你的問題就是想得太多而書讀得太少。”熊云茜說,婚姻、殘障、死亡給一個人帶來的意義和價值,都是需要用一生來不斷探索、踐行和體驗的。把這三個主題剝離出來,當做呼喚同學們珍愛生命、直面挫折和熱愛生活的聲音,至少“命題”和“作文”已經跑偏了。 大學生的心理為什么脆弱?為什么有人害怕面對挫折?“因為他們活得不夠真實!缺乏很多實踐的歷練和欲望。”熊云茜建議大學生多思考關于“生存”的話題。大學階段,是一個人從學校步入社會的最后緩沖期。從進入社會的那一刻起,無論你是否得到家庭的支援,你有意或是無意都會明白,養活自己是無可回避的責任。“大學生群體做事情都有強烈的付出感,忽略合作與成長。換位思考能力差,社會適應性不足等問題。這些問題會極大影響他們的適應性。” 春城晚報 記者 羅南 |
相關閱讀:
- [ 04-26]大學生躺棺材體驗死亡
- [ 04-26]重慶大學生寫“遺書”躺棺材“體驗死亡”
- [ 04-26]大三女生躺進殯儀館棺材體驗死亡 宣讀遺書哀樂……
- [ 04-26]大學生寫“遺書”躺棺材“體驗死亡”
- [ 04-26]重慶大學生寫“遺書”躺棺材“體驗死亡”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