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打電話、語音聊天、位置定位、追蹤軌跡、遇險報警……又到“六一”兒童節,不少家長選擇將這種兒童智能手表納入小朋友的節日禮單。 兒童智能手表主要是通過GPS芯片定位等技術,再配合家長手機中的APP,達到隨時掌握孩子位置的“防丟”效果。因此,“防丟神器”的營銷口號成為打動眾多家長的核心利器。有的網店這兩天甚至“賣斷了貨”。 記者發現,網上銷售的兒童智能手表大部分售價在百元左右,最低的只要六七十元。然而據手表制造業內人士透露,這些百元左右的手表硬件模塊大多是價格低廉的二手貨,一只手表的成本只有十幾元。安全保險和定位精準這兩個最核心的功能,根本不能保證。 生產 無標準無行規 “沒時間”搞研發 為何兒童智能手表會存在安全漏洞和定位不準的問題?“因為這個市場現在太亂了,誰都想來分一杯羹,入行門檻很低,又沒有統一的生產標準,生產廠家怎么省錢怎么來,誰還會花錢去做技術?”業內人士認為,良莠不齊的廠家、缺失的行業標準、以次充好的硬件軟件等眾多因素,攪亂著這個市場。 深圳一家兒童智能手表廠家負責人張女士告訴本報記者,一塊兒童智能手表主要由定位模塊、天線、外殼、表帶、按鍵等組成,這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模塊。根據客戶和市場的要求,研發人員要對模塊進行研發,用什么樣的芯片,采購什么樣的配料,設計出什么樣的APP軟件,做出樣品之后還要進行測試、加密、燒錄等一系列工作,再送往合作加工廠,組裝表殼、表帶、按鍵等零件,包裝完畢之后即可發向市場。 “一塊手表的成本主要就體現在這個模塊上了。”張女士說,如果想讓模塊降低安全漏洞,附加更多精準定位的技術,就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進行研發,但對于兒童智能手表這種“快時尚”電子產品來說,誰先生產出來,誰就有可能先搶占市場。“我們一般按照客戶需求進行研發,要建立自己的服務器平臺,這就需要很長時間。”但是很多兒童智能手表生產企業根本不投入成本進行技術研發,而是直接買來二手元器件材料,將零件組裝之后貼牌推向市場。“有的便宜貨,模塊加上表帶電池等配件的成本只有十幾塊錢,那些銷售價在百元左右的,根本沒有自己的服務器,用的都是提供方案的公司的公共后臺,一旦被破解,毫無安全可言。” 記者了解發現,兒童智能手表這個新興行業發展較快,目前尚無統一的行業生產標準,也沒有專門的機構對這類產品進行檢測,造成了產品良莠不齊的亂象。 現象 使用第一天 兒子接到陌生來電 家住海淀區的趙先生前陣子給兒子買了一塊兒童智能手表,趙先生在營業廳用自己的身份證辦了電話卡,裝進手表,第二天兒子美滋滋地戴著去了幼兒園。讓他沒想到的是,晚上回家兒子跟他說,下午上課時有個人給他的手表打了個電話。根據兒子轉述,對方說自己是爸爸的同事,因為爸爸有事不能來接,所以托他來接兒子放學。 “好在平時家里對這方面教育比較多,我兒子馬上反應是騷擾電話,給掛了。但是我聽完之后立馬驚出一身冷汗。”趙先生說,孩子要是真信了,后果不堪設想。第二天,任憑兒子再怎么央求,趙先生絕對不會再讓他戴了。可趙先生怎么也想不通,“問題到底出在了哪兒?是手表本身就有漏洞?還是辦SIM卡的時候泄露了信息?” 揭秘: 內置物聯網卡 有泄露信息風險 “問題可能出在手表的物聯網卡上。”一位通訊運營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物聯網卡是一種數據卡片,兒童智能手表制造廠家會從通訊運營商處購買,出廠前內置在手表當中。手表可以通過網絡實時上報位置信息,實現家人對兒童的定位,同時還提供兒童與家人的語音通話功能。“這個物聯網卡相當于一個后臺服務器,充當中介作用,在家長的手機和孩子的手表之間中轉,實現手表和手機的互動。” 物聯網卡的信息掌握在手表生產商手里,如果生產商沒有采取嚴密的加密措施,很容易被黑客利用,進入系統操作,信息存在被泄露的風險。“如果系統被黑客攻擊,黑客不但可以截取孩子手表的定位信息、運動軌跡,甚至包括登錄APP軟件時填寫的信息。”業內人士說,通訊運營商將物聯網卡賣給手表廠家時,是待激活狀態,手表首次產生流量時就會自動激活物聯網卡,“也就是說,孩子戴上手表,風險也就開始產生了。” |
相關閱讀:
- [ 03-07]兒童智能手表引熱議:不能成"守護神" 反而影響學習
- [ 03-02]兒童智能手表存安全漏洞 福州市面仍賣得“火”
- [ 03-02]存安全漏洞被曝光 榕城兒童智能手表依然賣得火
- [ 03-02]福建省2016年度公務員招考將于4月23日筆試|兒童智能手表存安全漏洞 福州市面仍賣得“火”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