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里恐襲凸顯薩赫勒地帶反恐難題
2016-06-01 20:41:15?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新華社北京6月1日電 新聞分析:馬里恐襲凸顯薩赫勒地帶反恐難題 新華社記者張遠 聯合國馬里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位于加奧的營地5月31日遭遇汽車炸彈襲擊,致使中國維和人員1人犧牲,4人受傷。這次恐襲顯示馬里安全形勢依舊難言穩定。實際上,馬里恐襲只是非洲薩赫勒地帶恐怖活動的一環。 薩赫勒地帶指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和非洲中部蘇丹草原地區之間的帶狀“走廊”,從大西洋西部延伸至非洲之角,橫跨馬里、塞內加爾、毛里塔尼亞、布基納法索、尼日爾、乍得、蘇丹等國。 多年來,由于各國政府管控乏力并缺少合作,軍火走私、毒品販運、非法移民在薩赫勒肆虐,使之逐漸形成一條犯罪活動活躍地帶。利用這一管理真空,恐怖組織和極端勢力借機聚斂資本并擴張勢力,進可在薩赫勒地區各國策劃襲擊,退則在薩赫勒縱深地帶藏身躲避?!安┛剖サ亍?、“伊斯蘭國”、“基地”組織北非分支“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等組織在薩赫勒地區均有存在。 薩赫勒地帶反恐難題長期以來得不到破解,兩方面原因不容忽視。 一方面,薩赫勒地帶是民族和宗教矛盾的結合地區與沖突地區,串聯了非洲國家多個“麻煩區域”。在薩赫勒地帶南部,有“博科圣地”武裝人員,在尼日利亞政府打擊之下,該組織正化整為零,在尼日利亞、尼日爾、布基納法索等多國擴散。在薩赫勒地帶北部,“伊斯蘭國”北非分支武裝人員在遭遇打擊時,多向南轉移,在馬里、尼日爾等國尋求庇護。在薩赫勒地帶東部,則是蘇丹達爾富爾地區,多股武裝力量在當地沖突盤踞。 另一方面,薩赫勒地區所涉國家之間缺乏協同,反恐理念、步調、能力參差不齊。整個薩赫勒地帶跨度數千公里,多國邊境接壤,越境作案、案后流竄式恐怖活動非常頻繁,而各國間又缺少有效的跨境執法協調機制,使得地區反恐難見成效。 目前聯合國維和部隊和法國在薩赫勒地帶都有駐軍。聯合國在馬里、科特迪瓦、蘇丹設有維和部隊,法國則在布基納法索、乍得、馬里、毛里塔尼亞和尼日爾設立駐點。他們除擔負日常安全保障任務外,還負責培訓當地安全部隊。盡管如此,薩赫勒地區特殊地理特征、經濟條件和政治環境放大了維和的難度,使得駐點式外部安全力量對薩赫勒地區安全無法做到全覆蓋。一年來,馬里麗笙藍標酒店、布基納法索酒店、科特迪瓦度假海灘等地接連遭襲,說明有“薩赫勒背景”的極端勢力襲擊能力不減,薩赫勒反恐形勢依然嚴峻。 |
相關閱讀:
- [ 06-01]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聯合國駐馬里維和人員遇襲發表談話
- [ 05-31]外交部就中美對話磋商、朝鮮試射導彈失敗等答問
- [ 05-28]外交部:中方強烈不滿日本主辦G7峰會炒作南海問題
- [ 05-27]外交部長王毅:中方已為G20杭州峰會做好準備
- [ 05-26]中方不會接受和承認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裁決 外交部:中越完全有能力通過談判協商解決有關爭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