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6月1日電(記者彭茜)為何人們熱衷于在社交媒體上收獲大量“贊”?一項最新研究顯示,“贊”讓人獲得的愉悅感類似于吃巧克力或贏錢,青少年的“點贊”行為還更易受到其他網友影響。 發表在《心理學》雜志上的這項研究顯示,當青少年發在社交媒體上的照片收到大量“贊”后,他們腦回路中的活躍區域與吃巧克力或贏錢時相同。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阿曼森-洛夫萊斯腦地圖中心的研究人員選取了32名13至18歲的青少年,讓他們加入一個類似于圖片分享網站Instagram的模擬社交網絡。研究者在12分鐘內向被試者展示了148張圖片,其中包括40張青少年自己提交的圖,并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他們的大腦活動。 每張圖都被假定獲得了來自其他青少年的一些“贊”,其實這是研究人員所為。論文主要作者勞倫·謝爾曼介紹,當青少年提交的照片收到大量“贊”時,他們大腦中的很多特定區域會被激活。 其中,大腦紋狀體中的伏隔核尤為活躍,這是大腦“反饋回路”的一部分,在青少年時期特別敏感。研究者還發現,收到大量“贊”后,控制人社會行為的“社會腦”區域和視覺注意區域都被激活。 “點贊”也受“從眾心理”影響。謝爾曼說,已經收獲了更多“贊”的照片更易被青少年“點贊”,這意味著,青少年對信息作出的反饋取決于這些信息已經被多少同齡人認可,即便實驗中的同齡人可能只是陌生人。而在現實生活中,這種“同齡影響”可能會被進一步放大,因為影響他們的將是身邊熟悉的人。 社交媒體究竟對青少年是利是弊?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生物行為學教授米雷拉·達普雷托說,在社交網絡上與并不熟悉的人成為朋友,可能導致青少年更易被一些危險人物影響。 不過謝爾曼認為,青少年也同樣會受到社交媒體上積極行為的影響,所以家長需關注孩子在社交網絡上與誰互動,以及他們的網友發帖和“點贊”的內容。 研究還發現,與看到中性的照片相比,當青少年在社交媒體上看到煙酒、挑釁性著裝等“危險性”照片時,腦回路中與“認知控制”和“反應抑制”相關的區域都不太活躍。 達普雷托說,這些區域在人腦決定是否從事某些活動時發揮作用。因此,過多接觸包含危險行為的照片,可能會降低青少年對于危險行為的敏感度。 |
相關閱讀:
- [ 05-31]三明開展“十個一”系列活動 為文明點贊
- [ 05-31]溫州蒼南騎行隊“駐足”觀光平潭 點贊嵐島風光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