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道】香港《南華早報》6月1日報道表示,中國內地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但有業內人士透露,內地許多機器人公司通過“欺騙”的手段從各級政府那里獲得大量補貼,令該產業的發展存在隱憂。業內人士也建議中國政府應采取行動調查這類公司。 據報道,中國人工智能機器人產業聯盟的執行理事王彩榮(音譯)在接受香港《南華早報》采訪時表示說:“中國的機器人行業正處于政府補貼驅動的泡沫中。政府應該開啟一項全國范圍內的行動,以調查那些通過欺騙手段或非法關系獲得政府補貼的公司”。 據報道,隨著中國龐大的制造業工廠增加自動化設備的使用,中國自2013年以來,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據“國際機器人協會”的數據預計,中國去年的工業機器人設備的銷售量達到6.6萬套,比2014年增長了16%。 報道稱,中國各級政府對機器人產業的慷慨補貼刺激國內機器人行業的快速發展。中國工信部的數據顯示,機器人公司的數量已從過去幾年的幾百家上漲至3400家。 “許多機器人公司宣稱它們擁有與外國競爭者同等水平的核心技術。”王彩榮說。然而,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發現,某些國內機器人公司在沒有進口核心配件的條件下,無法進行生產。“許多機器人公司,包括一些上市公司,都通過欺騙手段以獲取政府補貼,這在中國已是公開秘密。許多公司還通過成立新公司來申請和獲取補貼。”王彩榮說。 報道稱,中國機器人行業的一名消息人士表示,地方政府一直以來都將補貼發放給所在地的國有企業,那些與政府 “有關系”的企業尤其能獲得補貼。 據報道,中國機器人產業新聞門戶網站robotschina .com首席執行官趙勇(音)估計,中國的許多機器人公司都在虧本或沒有盈利。趙勇在發表在該網站上的一份報告中表示,中國去年的工業機器人銷售額達到140億元人民幣,但85%的工業機器人都從國外進口。據一份粗略的估計顯示,幾千家中國機器人公司的年均銷售額不足十萬元。 |
相關閱讀:
- [ 05-31]地震信息播報機器人6秒寫圖文并茂新聞稿自動發布
- [ 05-27]瑞士機場推機器人托運行李服務 獲乘客好評
- [ 05-23]日媒: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將成安倍增長戰略支柱
- [ 05-23]今年海交會智能機器人項目落戶羅源 包括兩部分
- [ 05-17]揭秘福州地鐵司機:工作時像機器人 發車精確到秒
- [ 05-14]“潛龍二號”載譽歸來 中國水下機器人實現重大突破
- [ 05-05]成都機器人擬參加明年數學高考 目標為考過重本線
- [ 05-05]“成都造”機器人明年參加高考 目標考上一本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