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農業部長會議欲換“新顏”:告別“低調” 實現常態化
2016-06-02 19:26: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趙舒文 |
分享到:
|
中新社西安6月2日電 (陳溯)作為G20杭州峰會的4個專業部長會議之一,二十國集團(G20)農業部長會議將于6月3日在西安召開。 2008年以來,在多達11次的G20峰會中,農業部長會議顯得有些“低調”,包括本次會議在內,G20農業部長會議僅正式召開過三次。 與常態化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相比,以往的G20農業部長會議似乎只在“需要時”才召開。2011年,在全球糧價居高不下的背景下,G20在法國巴黎召開了首屆農業部長會議,旨在討論在G20框架下制定糧食價格抑制措施和打擊投機。 事實上,G20會議設立初衷是防止全球金融風暴、促進國際金融穩定和經濟持續增長,因此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是其核心。隨著會議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加深,G20的關切也在近幾年逐漸拓展到了農業、能源、就業等與國際經濟合作相關的其他領域。 農業作為國家經濟之本,關系到全球民生和經濟的穩定。農業部長會議在G20峰會中也將改變以往“低調”的姿態。據了解,本屆會議將作出G20農業部長會議常態化召開的決定,明年將繼續在G20峰會主辦國德國召開。 二十國集團的國民生產總值約占全世界的85%,這20個國家在農業領域的倡導方向和合作內容將對全球經濟產生重要影響。 一直以來,“維護全球糧食安全”是G20農業部長會議關注的核心議題。去年5月,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第二屆G20農業部長會議向國際社會發出明確政治信號,G20成員將致力于加強農業投資,提高農業生產力,建立可持續糧食系統,推進糧食減損和減少浪費。 本屆由中國擔任主席國的G20農業部長會議除了繼續關注投資和貿易對消除饑餓與貧困的作用,更突出的議題在于“創新”,即如何通過農業機制、政策和科技的創新,以可持續的方式提高農業生產力,維護糧食安全。 “2030年前徹底消除饑餓與貧困是我們共同面臨的任務。”中國農業部副部長屈冬玉表示,本次農業部長會議要繼續傳遞二十國集團對糧食安全與營養問題的各項承諾與行動計劃。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李國祥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G20農業部長會議關注的重點在于全球農業可持續發展、消除極端貧困,共識和成果也更容易在這些領域達成。 此外,根據本次會議的“創新”議題,李國祥認為,很有希望在農業生產技術推廣和分享方面達成共識。在技術轉移和糧食援助方面,發展中國家希望發達國家能夠降低價格、減少條件,這都是需要進一步磋商的內容。 事實上,在全球領域,困擾農業發展的突出問題還是糧價波動以及貿易保護。李國祥表示,農業部門能把控的主要在于農業生產領域,對于全球農業貿易“會做一些討論,但很難達成共識。” 2011年,針對世界糧價劇烈波動的問題,G20已經制定了《關于糧食價格波動與農業的行動計劃》。業內人士認為,隨著G20農業部長會議的常態化,更多有助于推動糧食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協議框架將陸續推出,并逐漸建立起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農業領域的溝通橋梁。(完) |
相關閱讀:
- [ 06-01]浙江海警舉行G20杭州峰會海上安保誓師大會
- [ 05-31]G20杭州峰會:世界期待新里程碑
- [ 05-31]北控客戰毅騰因G20峰會時間調整 6月29日開球
- [ 05-29]中國智慧拉升G20全球貢獻度
- [ 05-28]共商合作大計 共襄發展盛舉——國際社會對G20杭州峰會寄予熱切期待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