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在當雄縣公塘鄉拉根村采訪村黨支部書記索朗次仁(中)。記者 格桑倫珠 米瑪 王曉莉 攝 《西藏日報》老新聞。 1961年的當雄縣拉根多鄉,是地地道道的畜牧鄉。1988年,該鄉并入公塘鄉。近日,記者來到公塘鄉一個純牧業村——拉根村,實地探訪這里的牧業品牌發展之路。 遠處,一群群馬兒徜徉在生機盎然的草地上,牧民悠閑地揚鞭放牧;近處,一幢幢白色的藏式二層小樓猶如雨后春筍般拔地而起。 走進拉根村二組多吉次仁的家,門外草場片片,院內草地悠悠,一股清泉潺潺穿院而過,1只牛犢“閑庭漫步”,3只小羊羔爭相“咩咩”地叫喚……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在拉根村這片草場上,每年5月,草兒就開始抖動“身體”往上長,逐漸形成22萬多畝的豐美草場。 拉根村黨支書索朗次仁介紹說:“拉根村甚至整個當雄縣的牦牛,肉品質好、風味獨特、色澤鮮紅、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等,牦牛肉的氨基酸、礦物質等元素也十分豐富,重要微量元素鈣、鋅的含量也很高,而且牛乳品質好,具有很好的開發價值?!?/p> 草兒牛兒雖好,但由于牧民群眾存在惜殺惜售的觀念,拉根村6000多頭肥壯牦牛,讓這片草場有點吃不消。 公塘鄉黨委書記胡小平介紹說,近年來,公塘鄉全面深入推廣牦牛品種改良技術,提升牦??共?、抗寒能力。通過改良,牦牛的體型更大、肉質更好;此外,今年,公塘鄉還積極鼓勵牧民在沙化草場、河流灘涂等荒地大力實施人工種草,以此解決飼草不足的問題。 近年來,拉薩市大力發展凈土健康產業。如何立足資源優勢、政策優勢,發展好凈土健康產業,當雄人也開始積極思考。 “牧業是當雄牧民的生存之根本,為此,自2015年以來,縣委縣政府誠信推出了有‘身份證’的牦牛肉,全力打造西藏牦牛肉中的健康品牌——‘凈土牦牛肉’?!焙∑礁嬖V記者,這一舉措得到了牧民群眾的一致擁護和支持。 “當雄縣1.23萬平方公里的天然牧場,就是當雄凈土公司的‘加工廠’,54321名牧民就是凈土公司的‘員工’。我們縣委、縣政府決定推出有‘身份證’的牦牛肉,這樣既可以保護當雄牦牛這一金字招牌,同時對維持草畜平衡、解決草畜矛盾、增加出欄率也起到了積極作用?!碑斝劭h委書記張正告訴記者。 拉根村村民索朗次仁是牦?!吧矸葑C”的受益人之一。多吉次仁和妻子有7個孩子,飼養了15頭牦牛,以前妻子負責放牧、看孩子,多吉次仁空閑時外出打零工以貼補家用。兩年前,多吉次仁因一次車禍導致輕微殘疾,家庭一度陷入貧困。 “以前每年年底,多吉次仁都會租個車,拉上一頭牦牛到拉薩售賣。一頭牦牛賣的錢,支付完租車費、油費和住宿費,已經所剩無幾了?!彼骼蚀稳式榻B說。 去年年底,多吉次仁將家里的兩頭牦牛拉到村委會,變賣了錢?!耙郧白约撼鋈ベu牦牛肉,最后到自己手里也就只有四五百元。去年年底,縣凈土公司向我們老百姓收購牦牛肉時,高出了市場價5元左右,不僅幫助我們節約了成本,拿到手里的錢也多了。”多吉次仁激動地說,下一步,他要養好牦牛,目標是今年出欄三至四頭,增加收入。 目前,當雄縣委、縣政府正積極探索金字招牌的“互聯網+”發展模式,以凈土公司為依托,建立起網絡直銷平臺。同時,該凈土公司作為全國總代理,即將開拓國內大型連鎖超市的上架銷售…… 這一好消息,迅速傳遍了當雄縣的每一個村落、牧場,傳到了每一戶牧民群眾的耳朵里。 牧民們開始竊竊私語:一張牦牛的“身份證”,竟然可以賺到這么多錢,還能讓當雄的牦牛肉賣到大城市,實在感謝黨的好政策?。。ㄍ鯐岳颉∶赚敗钭訌「裆愔椋?/p> |
相關閱讀:
- [ 06-04]福建省水產品可追溯標識正式上線 魚兒有了“身份證”
- [ 06-03]男子新買了一輛車才發現 丟過身份證名下多出9輛車
- [ 06-01]廈大學生畢業電影明晚上演 市民憑身份證免費觀看
- [ 05-27]高考臨近平和1866位考生扎堆辦理身份證擠爆戶籍窗口
- [ 05-27]國務院促進民間投資督查組在閩督查|廈門成全國首個身份證網上應用落地城市
- [ 05-27]廈門成全國首個居民身份證網上應用落地城市
- [ 05-27]泉州有望憑身份證通辦政務服務 解決各類"奇葩證明"|居委會成"萬能"開證機構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