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再出硬招:解放“人才”,解放“人力”!
2016-06-04 18:47:35? ?來源:一財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陳瑜輝 |
分享到:
|
6月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的措施,決定再取消一批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解讀起來,兩項議題實為解放“人才”,解放“人力”。前者主要針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高級科研人員,后者則與千千萬萬普通勞動者密切相關。 4月15日,李克強考察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在北大召開高等教育改革創新座談會。他在會上承諾,將出臺經費使用上更加合理調動教學科研人員積極性的文件,以及通過簡政放權給高校必要辦學自主權的文件。 僅僅一個半月后,相關文件即上常務會并通過。新規以改革經費使用管理為主,同時也涉及減少審批、給高校更多自主權。問題導向的思路非常明確,每一條都是有針對性地解決對科研人員束縛已久、對科研開展掣肘已久、方方面面抱怨已久的弊端。一是簡化中央財政科研項目預算編制,將直接費用中多數科目預算調劑權下放給項目承擔單位。即根據實際科研需要,“打醬油的錢可以買醋”。二是大幅提高人員費比例。增加間接費用比重,用于人員激勵的績效支出占直接費用扣除設備購置費的比例,最高可從原來的5%提高到20%。對勞務費不設比例限制。三是差旅會議管理不簡單比照機關和公務員。四是簡化科研儀器設備采購管理。五是合理擴大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基建項目自主權。同時要落實和研究完善股權激勵政策,建立科研財務助理等制度,精簡各類檢查評審。 梳理這些讓人暢快的新規,馬上便聯想到兩天前,總理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那些擲地有聲的話:“一流的科研機構、一流的高校、一流的科技成果,從不是靠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管出來的!”“不能用管理行政人員的辦法管理教學科研人員。”“要把科研人員從繁瑣的表格中解放出來。” 當天常務會還決定,在近兩年已分五批取消272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基礎上,再取消47項職業資格。至此,各部門設置的職業資格總量比本屆政府成立之初已減少50%以上。 不必要的職業資格,最大流弊是抬高了就業創業的門檻,導致制度性交易成本上升。當大中專畢業生一個個忙著“考證”、各行各業的勞動者總為無謂的“上崗證”或資質感到焦慮和不踏實時,人力人才資源談何涌流?所以李克強在會上強調,這樣的取消,能為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創業和去產能中人員轉崗創造便利條件。 然而清理和取消的過程不可能沒難度,設置者總是不愿意“放”的。為什么?指著這些資格收費的,有之;養人的,有之;甚至不乏從中尋租者。這一次,從總理到有關部門,下了大決心、花了大力氣,一定要動這塊“奶酪”。在這樣“壯士斷腕”的氣魄面前,六批,一步一個腳印走來,制約就業創業的狀況已大有改觀。 本屆政府牢牢扭住不放的“牛鼻子”——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無論是在科研領域,還是在職業資格領域,核心要義便是要把“人”的力量解放出來。人是中國最大的資源,改革是中國最大的紅利。兩者結合,將會充分激發“人才”的創造力,釋放“人力”的巨大潛能。(陳翰詠) |
相關閱讀:
- [ 06-04]法國總理表示支持希臘應對經濟和難民危機
- [ 06-03]澳聯邦大選角力體育旅游 總理和工黨黨魁遠程較勁
- [ 06-02]楊晶同立陶宛總理布特克維丘斯舉行會談
- [ 06-02]從“承諾”到“落實”:總理用最短時間讓科研人員分享到政策紅利
- [ 06-02]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會見中國外交部長王毅
- [ 06-02]土耳其總理表示支持塞浦路斯問題談判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