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評:地球環境需要“野性的呼喚”
2016-06-05 22:04:43?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林晨 林晨 |
分享到:
|
新華社北京6月5日電述評:地球環境需要“野性的呼喚” 新華社記者黃堃 又到了6月5日“世界環境日”,今年的主題是零容忍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官方中文口號是“為生命吶喊”。確實,無論是為了保護地球生態系統,還是為了人類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地球環境都需要“野性的呼喚”。 野生動植物減少 地球上的野生動植物正面臨嚴峻挑戰。世界自然基金會每兩年發布一次《地球生命力報告》,最近一次2014年的報告說,“地球生命力指數”從1970年到2010年下降了52%,這意味著全球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以及魚類動物的數量減半。 近來科學界還出現一種觀點認為,地球可能正在經歷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事件。在地球歷史上,由于隕石撞擊等自然原因,曾出現5次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事件,例如約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事件。但現在的這一次物種大滅絕事件,主要原因之一是人類活動。 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就是導致許多物種滅絕的一種人類活動。5月份在非洲召開的聯合國環境大會上,《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秘書長約翰·斯坎倫說:“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嚴重威脅著生物多樣性,目前全球非法交易物種約7000種,其中大象、犀牛這樣的物種已經引起廣泛關注,但更多物種面臨的威脅還沒有引起國際社會足夠的重視。” 對于大象和犀牛這兩個受害典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數據顯示,2013年有近2.5萬頭非洲象被獵殺,2015年非洲大陸有1338頭犀牛被獵殺。現在一些大象種群快速下降,而一些犀牛種群更是瀕臨滅絕。 零容忍非法貿易 非法貿易的背后是經濟利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數據顯示,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犯罪金額高達每年200億美元,與毒品、武器及人口走私同為全球主要非法貿易活動。 令人嘆息的是,這種經濟利益之后更深層的因素,往往是一些并不科學的傳統觀點。比如一些人喜歡犀牛角,認為它可以作為藥物治百病,但實際上犀牛角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與人指甲的成分類似。倫敦動物學會的拉杰·阿明博士曾在相關科普中說:“從醫學上看,吃犀牛角的效果與咬你自己的指甲差不多。” 另一個驅動因素是工藝品市場,許多象牙和犀牛角被做成擺件,放置在廳堂之中。但不知那些賞玩者是否想過,小小房間中多這么一件工藝品,代價卻是廣袤野外的動物消失,孰輕孰重? |
相關閱讀:
- [ 05-16]菲律賓地球小姐選美 佳麗著泳裝打出環保口號
- [ 05-06]大媽為國際免費游被騙365元:把老伙伴兒們都得罪了
- [ 05-05]地球“近親們”真宜居嗎?星際移民不能說走就走
- [ 05-04]港媒:天文學家發現另一個“地球” 最有移居潛質
- [ 05-04]港媒:天文學家發現另一個“地球” 最有移居潛質
- [ 04-27]多彩地球:美國宇航局拍攝地表畫面 色彩斑斕美麗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