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評:地球環境需要“野性的呼喚”
2016-06-05 22:04:43?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林晨 林晨 |
分享到:
|
因此,對于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一方面可以通過宣傳,努力讓人們改變觀念,做到從源頭上“零容忍”,實現那句著名的宣傳口號“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另一方面,應加大打擊力度,就如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與國際刑警組織在這個世界環境日前夕共同發布的報告中所說,世界需要團結一致,采取強有力的國家和國際行動,結束環境犯罪。 中國在這方面的努力受到了國際贊賞。約翰·斯坎倫說,中國在聯合源頭國、中轉國、對象國共同打擊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等方面起到引領作用。他特別指出,由中國發起的“眼鏡蛇行動”貢獻突出,在去年的“眼鏡蛇三號”行動中,中國聯合亞洲、非洲、歐洲和美洲幾十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查處各類涉及走私瀕危物種案件300多起。 與“野性呼喚”共行 從人類的未來發展來看,也應該是在一個穩定的地球生態系統中與野生動物同行。早在2010年國際生物多樣性年的活動中,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專家羅伯特·布盧姆菲爾德說,具有生物多樣性的環境可以幫助防控干旱和洪水等自然災害,還有助于應對氣候變化,如果不加強保護生物多樣性,人類最終將深受其害。 美國斯坦福大學生物學教授魯道夫·迪爾佐等人曾在《科學》上發表文章探討第六次物種大滅絕。他們認為人類活動是導致這次物種滅絕的重要因素,而物種滅絕也可能反過來對人類健康和日常生活造成危害。 例如,在肯尼亞進行的實驗中,研究人員不讓斑馬、長頸鹿等大型動物進入一片封閉地區,觀察那里的生態系統如何變化。結果發現草地和灌木增多,嚙齒類動物數量猛增,病原體水平也隨之升高,很多疾病的傳播風險增加。 雖然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可能正在發生,但人類不會愿意也不能獨自生存在一個靜謐的缺少其他物種聲音的地球之上,未來要想在廣袤的自然環境中繼續聽到“野性的呼喚”,就需要我們現在從打擊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開始一點點做起。 |
相關閱讀:
- [ 05-16]菲律賓地球小姐選美 佳麗著泳裝打出環保口號
- [ 05-06]大媽為國際免費游被騙365元:把老伙伴兒們都得罪了
- [ 05-05]地球“近親們”真宜居嗎?星際移民不能說走就走
- [ 05-04]港媒:天文學家發現另一個“地球” 最有移居潛質
- [ 05-04]港媒:天文學家發現另一個“地球” 最有移居潛質
- [ 04-27]多彩地球:美國宇航局拍攝地表畫面 色彩斑斕美麗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