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社評 本報評論員 張天蔚 中國的發展已經取得巨大成就,但地區、城鄉、貧富之間的差距仍然客觀存在,在這樣的約束條件之下,教育不可能脫離現實,單兵突進式地為所有考生提供公平、均等的教育機會。毛坦廠中學這樣的“高考工廠”,仍然會在今后若干年內,承載并實現著眾多考生和家長的教育夢。 如果沒有毛坦廠中學,估計很少有人會知道那個與毛毯沒有一毛錢關系的毛坦廠鎮。但在今日中國,只要和高考話題扯上關系,任何人、事、物,都可能瞬間爆紅,遑論鼎鼎大名的“世界最大高考工廠”。于是,盡管偏居安徽省六安市下轄的一個小鎮,毛坦廠中學依然成為霸屏多年的“網紅”。 作為整個教育體制的最關鍵環節,中國式高考始終作為最顯著的病灶,被媒體和輿論激烈抨擊或冷嘲熱諷。相應地,包括毛坦廠中學在內的“超級中學”們,也就被視作最擰巴的“高考訓練營”。 但和局外人的觀感截然相反,投身其中的考生、家長,卻把毛坦廠中學這樣的“高考訓練營”奉為救星。在一篇旨在揭露“世界最大高考工廠”荒誕內幕的報道中,出現在“高考出征”現場照片中的考生、家長們,臉上洋溢著的卻是真摯而自信的笑容。 這就是當下中國教育現狀的真實圖景:旁觀者不難看到荒誕、扭曲、置身其中的人,卻不得不在其中尋找并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對他們而言,既沒有充分的時間等待教育體制的改變,也沒有足夠的資源逃離現有教育體制,以出國留學等方式尋求另外的機會。在這樣的背景下,能幫助他們抓住勝出機會的毛坦廠中學等高考訓練營,就遠比從旁呼吁、唏噓的媒體更真實可親。 在這樣的錯位之外,對高考方式的評價,也始終處于糾結和矛盾之中。一方面是對一考定終身式的應試教育的激烈批判,另一方面則是對卷面考試之外的任何嘗試持強烈的懷疑,諸如自主招生、綜合素質考察等錄取方式改革,都因為可能破壞公平原則而受到質疑,甚至被廢止。公平,已經成為衡量教育現狀的關鍵指標,及教育改革最核心的訴求。而圍繞高考而普遍存在的“公平焦慮”,則證明公眾對教育現狀并不滿意,對改革前景的期待也并不樂觀。 實際上,中國教育發展已經取得長足進步,教育資源的供求關系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從1977年恢復高考至今,報名考生數量從571萬增長到2015年的942萬,增長1.65倍,錄取人數卻從27萬增加到700萬,增長25.93倍,后者遠遠高過前者。體現在錄取比例上,則是從5%增加到74.3%,基本已經完成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對大多數考生而言,上大學已經不是難事。但是,優質教育資源永遠相對稀缺,公平訴求自然轉向優質教育資源的分配。因此,只要公眾的公平焦慮得不到緩解,教育資源總量的機械增加,就很難改變公眾對教育現狀的評價。 中國的發展已經取得巨大成就,但地區、城鄉、貧富之間的差距仍然客觀存在,在這樣的約束條件之下,教育不可能脫離現實,單兵突進式地為所有考生提供公平、均等的教育機會。毛坦廠中學這樣的“高考工廠”,仍然會在今后若干年內,承載并實現著眾多考生和家長的教育夢。 一個比較樂觀的信息是,隨著我國人口趨勢的變化,加上海外留學等途徑的分流,自2008年報名考生人數達到峰值,隨后連年呈下降趨勢并基本穩定,高考競爭的激烈程度大為緩解。這樣的緩解雖然不能直接改變公眾的公平焦慮,卻為中國的教育體制和高考制度改革,提供了難得的“窗口期”。如果利用得當,中國高考有望走出一考定終身的僵持局面,而后倒推教育體制的整體改革。 當然,機會只是機會,只有教育主管部門及大學、中學等教育參與者都大膽改革、積極推動,機會才會變成改革的現實。中國教育體制改革成果如何,毛坦廠中學這樣的高考工廠的存亡,或許可以成為觀察的重要指標。 |
相關閱讀:
- [06-06] 北京警方:高考期間嚴打涉考違法犯罪
- [06-05] 福州招募超1007輛高考直通車為考生送考
- [06-06] 高考生今天可去考場踩點 提前熟悉出行路線
- [06-06] 高考已不再是唯一選擇:來高考?還是去留學?
- [06-05] 福建省教育考試院發布2016年高考考生注意事項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