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維和女兵南蘇丹巡邏:輪流站崗 半夜遇槍戰
2016-06-06 07:06:45?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戰亂中的非洲,他們是中國向國外派遣的第一支整建制作戰維和力量。她們是走出國門的13位維和特戰女兵。他們經歷戰爭,他們冷靜應對。面對面,講述中國維和部隊的一次危急時刻。 當地時間5月31日20時45分左右,聯合國馬里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位于馬里北部加奧市的維和人員營區遭遇恐怖襲擊。中國駐馬里維和部隊損失最為慘重,1人死亡,5人受傷,其中2人重傷。 當地時間5月31日晚,駐馬里加奧市的聯合國穩定團遭遇恐怖襲擊。圖為救援人員正在轉移傷者。 非洲,全球沖突最為集中的大陸。從馬里到利比里亞,從剛果(金)到南蘇丹,越是在戰火紛飛的地方,越能看到中國維和人員的身影。目前,2400多名中國維和人員正在7個非洲任務區執行聯合國維和任務。 中國駐南蘇丹維和步兵營,是2015年4月8日,應聯合國邀請到達南蘇丹首都朱巴執行維和任務的。與之前中國派出的維和部隊都是工兵、運輸、醫療和警衛分隊不同,這支部隊是中國向國外派遣的第一支整建制作戰力量。 楊釗,現為濟南軍區某旅副政委。2015年在非洲南蘇丹的維和經歷,是他和他的戰友們軍旅生涯中不可磨滅的一段歷程。 南蘇丹,曾經是原蘇丹共和國的一部分, 2011年7月9日南蘇丹通過獨立公投宣告獨立,成為非洲大陸第54個國家。但令人遺憾的是,年輕的南蘇丹共和國獨立不久,總統基爾與時任副總統馬沙爾領導的兩派武裝力量之間就于2013年12月15日爆發了內戰,造成五六百人死亡,上千人受傷,數萬難民流離失所。面對武裝沖突持續升級與惡化的局勢,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將聯合國南蘇丹特派團的核心任務轉換為保護平民,并決定增加包括5個步兵營在內的5000名維和人員,中國步兵營便是其中之一。 中國維和步兵營有700人,他們在南蘇丹有兩項最重要的任務。第一項任務是為在其所駐扎的聯合國營區周圍的難民營提供安全警衛。第二項任務則是巡邏。對于這支步兵營來說,維和期間最為驚險的時刻就發生在2015年九月底十月初的一次長途巡邏。 記者:那一次你們要執行的巡邏,目的是什么,要完成什么任務? 楊釗:我們執行這個長途巡邏,主要一個是在規定的路線上,了解當地的安全形勢,對安全情況進行評估,上報聯合國的有關部門。 楊釗是中國駐南蘇丹維和步兵營教導員,同時聯合國任命的這支部隊的首席副指揮官。這次長途巡邏任務就是由他帶隊前往的,巡邏路線是從南蘇丹首都朱巴出發,一路向西,途經南蘇丹城市蒙德里,到達西部小鎮摩羅,整個隊伍有20輛裝甲車和92位中國官兵組成,巡邏為期15天,總長340多公里。事實上,這條路線也是南蘇丹政府軍和反政府軍交火最為頻繁的地段,聯合國要掌握這個地區的安全形勢,就是靠維和部隊這樣的長途巡邏來提供。 一出朱巴市區車輛就出現了問題。 楊釗:所謂的路我們稱之為彈坑路,從方向上來講它是一條路,但是在行進的過程當中,溝,坑非常多,基本上我們車隊行進的時速,在每小時15公里左右。 王佩:尤其進了一些熱帶雨林里面去,我們的車,它周圍的草全部是蓋住的,當一個路彎彎曲曲走的時候,你只能看到眼前的,可能十來米。 在這支維和步兵營里,有一個13人組成的女兵隊伍,這是執行國際維和任務的第一支中國女子步兵班。王佩是這個班的班長。參加這次長途巡邏的,有7名女兵。 記者:從你們的基地出發,到巡邏的那個目的地,在這個過程中,你處在一種什么狀態? 王佩:還是比較緊張吧,在那里的話,有可能叢林中,你什么都看不到。但是你聽到幾聲槍響。 記者:你們這一路過去,時速十多公里,你們怎么摸清楚周圍的情況? 楊釗:我們在沿路行進的過程當中,并不是說一直在行軍,一般是到達居民的居住地,我們要停下來,停下來之后和當地人進行交流。 在這次長途巡邏中,與當地百姓的溝通更多的是由女兵去完成。 王佩:那次長途巡邏,其實從理論上說,按照慣例女兵是不用去的。 記者:為什么? 王佩:因為在野外的衣食住行都不方便,要單獨去保障女兵,但是我們自己都非常想去,然后就跟營長說了這件事。 記者:那不是給任務添麻煩嗎? 王佩:不是,我們也是正兒八經去執行任務,我們的所有保障,我們可以自己解決,然后營長同意之后,我帶了6個女兵就一塊出發了。 記者:你們可以做什么? 王佩:我們做的就是跟當地的婦女,跟兒童去交流。 王佩:像我在營里面的另外一個稱呼叫性別保護官。 記者:怎么講? 王佩:因為在非洲的話,女性的地位非常低,有我們存在的時候,跟那些婦女兒童,我們可以去感同身受,去說一些事情,她們更容易去接受,再加上婦女自己,從我們心理上,一些女性的思維角度,還有一些比如說她們受傷了,救護的話女性就方便一些。 在這樣的維和任務中,女兵發揮著他們特有的優勢,但同時也要克服更大的困難。 記者:在國外執行任務的時候,男兵和女兵,一方面是承擔的任務,另外一方面是每天的訓練,有區別嗎? 王佩:幾乎是沒有區別的 因為這塊,我們是作為首批維和步兵營出去,女兵都是戰斗員,跟以前的意義上,通信衛生不一樣,所以像射擊打靶這些東西,所有的都是一樣的。 記者:女兵的戰斗員和男兵戰斗員,要承擔的任務,一點區別都沒有? 王佩:幾乎沒有區別,像站崗巡邏護衛,基本上男兵要去的地方,我們都去,比如說她們要上廁所,這些東西去解決,我們都是隨身帶了一塊布。 記者:一圍。 王佩:圍一下,兩個人圍一下,其他人上廁所,然后互相交換 是這樣子。 記者:晚上睡覺怎么辦? 王佩:晚上睡覺就是單兵帳篷,一個大場地,大家放著一個地布,每個人把自己的帳篷支起來,那個帳篷里面剛好你自己,能爬進去,能睡著。 中國首批赴南蘇丹維和女子步兵班士兵賈曉晨:,我長這么大,第一次來條件這么艱苦的地方,而且是晚上要在這里住宿,而且最讓我難以接受的是,晚上不能洗漱就要睡覺,而且還有很多的小蟲子,晚上上廁所也特別不方便,這個地方真的有很多小蟲子。 經過一路顛簸,兩天之后,長巡分隊到達蒙德里縣東部的臨時行動基地。 楊釗:所謂的臨時行動基地,實際上是聯合國以前,廢棄的一個營地,大約是五十乘五十,然后用網箱圍起來這么一片空地,其他沒有什么基礎設施,以前是廢棄的,現在主要用于聯合國的維和部隊,組織戰區的長途巡邏的時候,路過這里,在這里進行住宿,并在周邊進行巡邏,也是一個臨時營地,這個營地距離,它的西邊的蒙德里縣的,蘇人解(南蘇丹政府軍)的軍營,直線距離就是五百米,就隔著一片樹林,樹林里有一個小村莊,就隔著五百米。 在蒙德里縣,楊釗把長巡隊伍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由他帶領繼續西進,前往摩羅,完成剩余的長巡任務,另外一部分則留守蒙德里的臨時行動基地,了解當地的安全形勢,因為在一個月前,這里剛剛發生了一場政府軍和反政府軍之間的武裝戰斗。王佩就是留守臨時行動基地的人員之一 |
相關閱讀:
- [ 06-04]中國遇難維和戰士最后微信曝光,家人多次問“在不在”
- [ 06-04]中國重傷維和人員轉院鄰國 病中問能否回馬里
- [ 06-04]維和部隊犧牲戰士曾2次申請維和 明年服役期滿
- [ 06-03]馬里華僑華人發起向中國傷亡維和戰士捐款活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