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卷作文緊貼現實 凸顯開放性 熊丙奇說:“上海市2016年的作文題目就比較好,非常貼近社會現實。” 上海2016年的作文題目是:“評價他人的生活”?!半S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更容易進入大眾視野,評價他人生活變得越來越常見,這些評價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也越來越大。人們對“評價他人的生活”這種現象的看法不盡相同,請談談你對這種現象的思考。” 熊丙奇認為,上海今年的作文題目傳承了以前一直以來的材料作文的命題趨勢。2015年上海高考作文題目是“人的心中總有一些堅硬的東西,也有一些柔軟的東西,如何對待它們,將關系到能否造就和諧的自我?!?014年作文題目是“穿越沙漠的自由與不自由”。 強調開放性,透過材料引發學生的思考是近兩年命題的標準之一。相對于2016年全國卷1的漫畫,同濟大學中文系主任張生認為,2015年最好的作文題是全國卷(2015年新課標)的“女兒寫信舉報爸爸”,題目的開放度最大,對考生的限制最小,命題給出的信息也最清晰。 上海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語文特級教師余黨緒表示,上海高考作文題歷來都頗具開放性,可以讓考生在足夠廣闊的范疇內進行思考并論證自己的觀點。今年的考題也延續了這一特點,而且今年的作文更具開放性,考生可展開論證的范圍更大。 熊丙奇說:“總體來看,2016年的上海作文題目與現實生活結合比較緊密,學生對這種社會現象比較熟悉,也會有所切身的感受。”因為,隨著網絡尤其是自媒體的發展,很多學生以及社會公民都有自己的自媒體平臺。因此,個人生活確實很容易進入公共領域,怎樣遵守規則,處理好個人的權益與公共領域的關系非常重要。 “現在,有的人在上網的時候,隨意去攻擊別人,或者泄露別人的隱私,侵犯了他人的權益,這樣的話題有助于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并幫助學生認識到網絡上相互尊重,不隨意攻擊他人的重要性。”熊丙奇補充道。 體現時代特色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剛出語文考場,有的考生直呼看到作文就懵了?!伴喿x和語言基礎知識都還行,但是,之前沒準備過類似的。看到卷子有點懵,兩個題目都不好寫,就選擇了記敘文《神奇的書簽》?!弊叱隹紙龅谋本┧闹锌忌S歡說道。 “第一個關于《白鹿原上奏響一支老腔》的材料讓人一看就有點兒懵。”人大附中的汪潤民同學也選擇了第二個題目——《神奇的書簽》。 2015年北京卷大作文變身為二選一,小作文即微寫作變為三選一,大小作文合計60分。命題組專家表示,這樣安排能給考生更多選擇空間,更容易彰顯學生個性,促進作文內容多樣化,讓學生在考場上能選擇自己喜歡的文體,寫出好文章。 在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看來,“總體而言,北京2016年的作文題目有點難,因為二選一大作文的兩個題材都不能完全涵蓋學生的生活,一般的學生寫起來會比較難,甚至是假話、套話,難以體現學生的真實水平?!?/p> 儲朝暉認為,北京卷兩個大作文的題材都有特定的對象,對于有些考生來說,他們可能對于老腔或者書簽這種特定的事物了解不夠多,就會造成寫不出來的狀況。于是出現了人大附中和北京四中考生對作文感到懵圈的情況。 “相對來說,北京卷今年的小作文可以選擇的余地比較大,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了解和興趣選擇性地寫作?!眱Τ瘯熝a充說。 北京教育考試院專家表示,2016年語文北京卷繼承了2013年至2015年北京高考語文改革的成果,穩中求創新,力求通過更為廣泛的素材和多樣化的題目,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考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深層次的認知與思考。大作文一要求考生寫出對民族文化遺產內涵的理解,升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情感,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點上和2015年的作文命題是一以貫之的。如2014年“北京的老規矩”和2015年全國卷二的“誰更具風采”,試題要求考生從三名具有時代風采的模范人物中,選出自己更為贊賞的一位。材料中的三個候選人的原型分別代表著矢志創新的科學家、愛崗敬業的“大國工匠”以及尋求個人愛好與社會價值結合的自由職業人,體現了我國各行各業為了實現科技創新、邁向制造強國,提高全民文化素養,為中國夢不斷奮斗的美好愿景。 |
相關閱讀:
- [ 06-07]2016高考作文“N宗最”:全國卷Ⅰ漫畫作文最難懂
- [ 06-07]創新創業入高考作文 注重觀點讓學生有話說
- [ 06-07]一線教師談福建高考作文題:不易偏題 但高分難
- [ 06-07]高校教師點評福建高考作文:要跳出教育談人生
- [ 06-07]完整版2016全國高考作文題匯總
- [ 06-07]名師評高考作文題:北京卷強調想象 全國卷Ⅲ易寫偏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