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6月7日電 (賀劭清)記者7日從成都召開的“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工作小組第十二次工作會議獲悉,近年來中國對外出版形成規模效應,傳播能力提升,版權輸出總量從2007年的1132項,增長到2015年的4375項,9年增長近4倍。 據了解,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與新聞出版總署于2006年、2009年分別啟動“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和“中國文化著作翻譯出版工程”(簡稱“兩個工程”),傳播中華優秀文化、提高中國文化軟實力,讓外國讀者更完整、更真實地了解和認識中國。 通過“兩個工程”的資助,中國出版機構與世界70多個國家的500多家出版機構建立工作關系,其中包括圣智、愛思唯爾、施普林格、企鵝蘭登、劍橋大學出版社等全球出版業50強企業。 中宣部副部長、國新辦副主任崔玉英指出,目前中國出版機構在國外設立各類分支機構400多家,海外出版發行能力大幅提升,中國出版業既要把握國際市場巨大需求的機遇,更要沖破種種有形無形的文化壁壘,以書為媒,努力打造融通中外的精品出版物,讓世界讀懂中國。 雖然中華文化在國際上的親和力、競爭力、影響力逐步提升,但文化精品力作還較稀缺。崔玉英表示,出版業要加強“走出去”的謀篇布局,把重大選題打造成鮮活的中國故事,寓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于其中,讓外國讀者想看愛看、看有所思、看有所得。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吳尚之介紹,近年來中國版權貿易逆差大幅度縮小,從2010年的3:1縮小到2015年的1.6:1,未來不僅要繼續鞏固和擴大對英語和法語、西班牙語、俄語、阿拉伯語等通用語種的版權輸出領域,還要全力拓展對周邊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小語種版權輸出規模。(完) |
相關閱讀:
- [ 05-30]版權的溫度靠人維持
- [ 05-26]“清吧”是版權保護第一步
- [ 05-16]“好聲音”版權方看好中國市場 稱創意最吸引觀眾
- [ 05-11]中國影視公司獲《開路先鋒》版權 中美合拍
- [ 04-28]融合時代,如何做好新聞界版權保護原創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