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選錯了抱怨對象 受經驗及專業所限,一些外國普通民眾很難了解房價上漲背后的市場因素,于是便將矛頭指向了目光可及的,正在高端房產市場投資置業的華人買家。 實際上,在專業人士,包括地產開放商、房產經紀等群體的眼中,政府才應該為房價飆升承擔最大的責任,例如過高的建設標準、昂貴的房屋檢測費、過高的房地產稅、建筑材料成本大幅上漲、有限的土地供應量、加幣大幅貶值、房貸利率下降等等。 加拿大政府發言人、城市發展協會(UDI)主席Anne McMullin、溫哥華公寓行銷天王Bob Rennie 表示: 房價升高主要是因為溫哥華供應不足。 而著名地產企業British Pacific Properties的總裁Geoffrey Croll更是直言:將責任全部推給中國購房者,恐怕有失偏頗。 在一些其它國家,對于華人購房者的偏見也在逐漸被事實糾正。 新西蘭土地管理局近期公布的一組數據指出,在新西蘭所有的購房者中,來自中國的比例不足1%。而此前,新西蘭工黨給出的數據是近40%。 為何出現這樣戲劇性的反轉?原因是,工黨在統計時,把姓氏“比較像”華人的購房者統統計算在內……也正是因為這種不負責任的統計,把新西蘭所有華人都推到了風口浪尖,使之成為政治炒作的犧牲品。 新西蘭的近鄰、澳大利亞貿易與投資部長史蒂文 喬博(Steve Ciobo)日前也公開表示,澳大利亞人不應過度擔憂華人在澳購房會大肆拉高當地房價。 “對于像澳大利亞這樣規模的國家來說,把高房價歸咎于華人的投資,這樣的邏輯是‘可笑’的,” 史蒂文指出,“如果澳大利亞能否提供足夠的房產供給,就不會出現房價過高的現象。” 由此可見,有關“華人推高全球房價”“華人正在買下全世界”未免言過其實。 不過,由于華人買家在豪宅市場的表現實在太過搶眼,而這一看似小眾的市場卻偏偏能吊起公眾最大的胃口,所以只能遺憾地說,華人購房者被指 “眾矢之的”的現象,恐怕還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
相關閱讀:
- [ 04-01]《全球房產投資白皮書》:海外買房更需“因地制宜”
- [ 01-05]華人在海外買房增多 中國風水學在歐美持續升溫
- [ 10-09]數十萬中國人黃金周赴海外買房 英國成為新目標
- [ 09-30]媒體曝海外“買房移民”有風險 不為所知的變數多
- [ 05-28]澳大利亞分析師來廈門傳經:按老外思維海外買房
- [ 05-23]國人海外買房優劣總結:美國房租收入卻低于北京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