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什么關注中國的“去產能”
2016-06-10 14:55:59?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林雯晶 |
分享到:
|
余豐慧 中國網時事評論員 第八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S&ED)正在北京舉行。對話除了聚焦BIT(中美雙邊投資協定)等議題,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環節,“去產能”與全球經濟能否可持續增長息息相關,也備受各界關注。 一直以來,匯率問題曾是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焦點,而指責人民幣被低估也曾是美國多年不變的論調。關注人民幣匯率問題,對于美國來說有巨大利益夾雜其中。美方名正言順地打著G20確定的全球再平衡要求,讓中國減少儲蓄,增加消費與投資,進而拉動世界經濟。這其中人民幣保持升值趨勢有利于抑制中國出口,增加中國進口,從而拉動世界經濟,達到所謂的全球再平衡的目的。人民幣匯率是否被低估,對美國影響最大。因此,美國盯住人民幣匯率不放,并且成為歷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焦點問題是順理成章的。 然而,這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美方竟然異常關注中國去產能。特別是美國財長雅各布·盧(JacobLew)接連放出狠話。在對話舉行前夕,他在北京表示:“問題在于,中國多快且多有效地來落實(去產能政策)?我覺得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就是探討此問題的良好契機。”他認為,中國產能過剩將導致全球市場出現扭曲,此外,“光看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過剩產能最終會破壞一個國家的經濟效率,即一國資源錯配”。 與匯率問題相比較,中國產能過剩問題似乎更加國內化,即產能過剩是中國國內問題,牽扯國外因素比起匯率要少得多,牽扯到美國利益似乎并不明顯。那么,美國為什么會關注這一問題。俗話說,無利不起早,之所以將中國產能過剩問題提到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上,并且以美國財長為首的美方如此關注,看似國內化強一些,從深層次上一定涉及到美國利益。 中國的嚴重產能過剩問題,如果得不到盡快化解與消化,美方擔心沖擊美國市場,這是其直接利益。如果鋼鐵產能得不到壓縮,仍然保持嚴重過剩的生產能力,那么在中國國內難以消化的情況下,將會以更低價格出口世界包括美國,必將對美國市場帶來巨大沖擊。這是美國最為擔心的,也是要求中國加大去產能力度的目的。據資料核算,全國粗鋼產能約為11億~12億噸,國內實際需求只有不到8億噸,過剩產能在3-4億噸。這些過剩產能一定會到國際市場尋求銷路包括美國市場,殺手锏是低價出售。 我們看看美國是怎么說的,又是怎么做的。雅各布·盧甚至表示,(產能過剩導致)資源錯配的同時,“唯一能夠讓你的市場繼續運行的方法,就是以比國際市場價格更低的價格銷售產品,這對一個經濟體而言是不健康的。”美國商務部5月25日宣布,為抑制進口鋼鐵的大量涌入,決定對來自中國的耐腐蝕扁鋼課征最高達450%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美國商務部對中國產品的此項反傾銷稅率終裁,將取代2015年12月初裁時規定的256%稅率。看似純而又純的中國產能過剩的國內問題,就這樣被美國國際化了。 不過,無論美國對于中國去產能出于何種目的和動機,中國都應該按照正能量至少是忠言逆耳來看待,當作去產能的外部壓力來理性認識。 去產能的強烈內部經濟金融健康發展與安全要求,與美國等國際外部壓力因素共同作用在一起,必將促進中國去產能力度更加大,速度更加快,成效更加顯著。按照鋼鐵去產能目標五年內淘汰1億-1.5億噸;煤炭去產能目標從2016年開始3-5年內,退出產能5億噸,減量重組5億噸,抓緊抓好,確保不折不扣地完成。 |
相關閱讀:
- [ 06-10]美國得克薩斯州一小型飛機墜毀致3人死亡
- [ 06-10]國際時評:"精英"對決"圈外人" 美國政治走向分裂
- [ 06-10]美國調查顯示全球1%人口擁世界近半財富
- [ 06-10]阿桑奇:美國安局與企業已“融合”
- [ 06-10]美國官員揭陳水扁家海外豪宅洗錢內幕:教科書等級
- [ 06-09]罕見老照片展示美國大蕭條時期景象
- [ 06-09]美國國務院代表:朝鮮已恢復生產钚燃料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