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谷歌為希拉里競選過濾不利信息 被指非個例
2016-06-12 09:04:57? ?來源:央廣網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央廣網北京6月12日消息(記者 王宗英)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曾經大熱的美劇《紙牌屋》一度吊足了觀眾的胃口,人們叫它政治驚悚劇、白宮宮斗劇,覺得它腹黑、陰冷,但是依然欲罷不能。人們總說“藝術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政客們現實生活中的權力斗爭或許遠比電視劇精彩得多。 比如眼下,隨著美國大選的日趨臨近,由希拉里和特朗普領銜的這幕大戲就又上演了新的橋段——有獨立媒體披露,美國科技巨頭谷歌涉嫌操縱搜索結果,故意屏蔽不利的負面消息,以支持希拉里問鼎白宮。美國科技巨頭在大選中選邊站隊是否是默認的“潛規則”?他們又是如何在大選中推波助瀾的? 早在2015年8月,美國行為研究與技術學會的高級研究心理學家Robert Epstein就指出,谷歌實際上已經具備了操縱2016年總統大選的能力。這一切的關鍵就在于谷歌能夠控制搜索排名。簡單說來,它能夠決定某條新聞的搜索排名,進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網民的選擇。 科技公司真能左右大選結果?在當時來看,這一研究結果聳人聽聞,但隨著大選臨近,人們對科技公司的角色又有了新的認識。 鳳凰衛視記者葉曜民指出,主要的互聯網搜索引擎都有自動聯想詞的功能,一般是網民搜索最多的關鍵詞。網上獨立媒體sourcefeed發現,如果想用谷歌查詢Hilary crime(希拉里罪名),當輸入到cri時,谷歌給出的三個自動聯想詞是刑事改革、危機、以及刑事法案1994,其中兩個都指向了希拉里1994年提出的一個刑事改革法案。但如果使用雅虎和微軟的“必應”,給出的自動聯想詞都是與希拉里罪名有關。翻查谷歌的搜索詞跟蹤系統,希拉里刑事改革的搜索結果太少,無法顯示歷史趨勢,證明這是一個冷門詞。相反,如果輸入“希拉里罪名”。歷史趨勢圖顯示,網民關注度自2015年以來急劇飆升,與“電郵門”愈演愈烈的情況吻合。 谷歌對偏向希拉里的指控進行了否認。谷歌在聲明中表示:“谷歌的自動填充功能并未偏向任何候選人。與之相悖的指控完全誤解了該功能的工作模式。” 葉曜民介紹稱,谷歌公關部門回應說自動聯想詞是基于多種因素生成的,其中包括關鍵詞熱門程度。谷歌系統會定期優化,聯想詞也會隨著時間而變化。另外,系統會自動屏蔽一些冒犯性的、不合時宜的內容。 |
相關閱讀:
- [ 06-08]“阿爾法狗之父”否認與柯潔對抗賽將于年內進行
- [ 06-07]如何突破創新的思維瓶頸:“榜樣”是用來超越的
- [ 06-06]建設科技強國必須培育一流創新型企業
- [ 06-06]虛擬現實風頭正勁路還很長 應當構建健康生態系統
- [ 06-06]中國頂級黑客大賽落幕 韓美聯合戰隊奪冠
- [ 06-03]機器人"秒發"地震新聞引熱議 缺少人文關懷是軟肋
- [ 05-31]“陸家嘴視頻事件”,無秘何以無底線?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