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速創新驅動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
2016-06-12 11:31:21? ?來源:南方網 責任編輯:邢曉宇 邢曉宇 |
分享到:
|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參觀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時強調,新形勢下,全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要響應黨中央號召,堅定信心,堅韌不拔,堅持不懈,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實施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繼續在加快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建設的歷史進程中建功立業,努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據《人民日報》)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關鍵是要依靠科技創新轉換發展動力。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我國能否在未來發展中后來居上、彎道超車,主要也就看我們能否在創新驅動發展上邁出實實在在的步伐。剛剛結束的“科技三會”吹響了決勝“十三五”時期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堪稱對中國科技界以及以科技創新為第一動力的國家創新力量的總聚焦、總部署和總動員。而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舉行也已充分說明: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中國已然在路上。 創新為上,改革當先。當前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率僅為10%左右,遠低于發達國家40%水平,其中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體制機制障礙在作祟,必須將深化改革作為有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抓手。在科技體制管理改革方面,中共中央、國務院2012年9月就印發了《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習近平關于科技創新論述摘編》也于今年2月出版發行。事實上,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已經取得重要突破,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增強,國家自主示范區和高新區成為區域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核心載體,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 “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誰擁有一流的創新人才,誰就擁有了科技創新的優勢和主導權。為夯實創新驅動發展的人才根基,《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實施方案》先后出臺,中共中央《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也已于今年3月印發。將人才資源開發放在科技創新最優先位置,著力改革人才培養、引進、使用等機制,也的確有助于激發和釋放人才創新創造創業活力,使人才各盡其能、各展其長、各得其所,讓人才價值得到充分尊重和實現。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必須在自主創新上發力。不能總是指望依賴他人的科技成果來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國家的技術附庸,永遠跟在別人的后面亦步亦趨。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指出:“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創新驅動發展語境下,面對以創新和技術升級為主要特征的激烈國際競爭,我國自主創新能力薄弱的問題已經日益成為發展的瓶頸制約,必須進一步加大自主創新力度,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和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發布的《美國科學與工程指標》顯示,中國已成為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二研發大國,中國科技在全球的地位日益突出。如此也足以詮釋中國在自主創新方面取得的成績。 回頭望,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面可謂碩果累累。在基礎研究領域,涌現出量子調控、中微子震蕩、90α熱休克蛋白、ciPS干細胞等一批重大原創性成果;在戰略高技術領域,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級計算、北斗導航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在科技支撐產業發展方面,高鐵、4G移動通訊、特高壓輸變電、雜交水稻等重大創新成果舉世矚目。其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形成中國主導、全球參與的完整產業鏈,在全球商用網絡數量達到76個、部署基站超過140萬個、國內用戶數超過3.1億。可以說,“十二五”期間科技創新已經為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凡是過去,皆為序章。當前《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已經公布,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方面我們依然任重而道遠。在“科技三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夯實科技基礎、強化戰略導向、加強科技供給、深化改革創新、弘揚創新精神“五點要求”,也已為十三五時期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做好了頂層規劃。決勝“十三五”,13億中國人民應凝聚創新共識,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進一步攻破關鍵核心技術,搶占事關長遠和全局的科技戰略制高點,讓創新驅動成為新常態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新的貢獻。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中國已然在路上。(南方網楊飛) ?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