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中紀委通報38名中管干部涉“政治規矩”
2016-06-13 07:10:59? ?來源:法制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涉犯罪者普遍逾政治規矩 “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 2015年1月13日,在中紀委十八屆五次全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講話中的一個詞引發了外界關注,那就是“政治規矩”。他指出,要“嚴明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同年年初發布的《習近平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論述摘編》中,對“不守政治規矩”的現象作了總結: 在原則立場上,不守規矩主要體現為不能自覺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包括“在原則問題和大是大非面前立場搖擺”,“對涉及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等重大政治問題公開發表反對意見”,甚至是“對中央方針政策和重大決策部署陽奉陰違”,“口無遮攔,毫無顧忌”。 在黨內團結方面,不守規矩的主要體現,是“團團伙伙”、小山頭、小圈子、宗派主義。 蔣來用告訴《法制日報》記者,中央強調政治規矩,說明個別黨員違反政治紀律的現象比較嚴重,黨內政治紀律松弛。 不久,“政治規矩”一詞開始在中紀委通報中頻頻“出鏡”。 同年2月13日,隋鳳富(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秦玉海(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書記、副主任)、武長順(天津市政協原副主席、市公安局原局長)、杜善學(山西省原省委常委、副省長)成為首批被中紀委通報違反政治規矩的中管干部。 比如,中紀委在對隋鳳富的通報中稱,隋鳳富身為黨的高級領導干部,“嚴重違反黨的政治規矩和組織紀律”,嚴重違紀違法。 宋偉表示,中央強調政治規矩,應該是在總結反腐敗實踐經驗基礎上提出來的。 “因為腐敗問題、腐敗現象的背后,都是黨員領導干部作風問題,而作風問題就是違反各種紀律。在六大紀律中,最根本的就是政治紀律,如果違反,首先肯定是政治規矩的突破。”宋偉向《法制日報》記者表示。 中紀委通報隋鳳富的違紀行為包括:違反廉潔自律規定,收受禮金;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在干部選拔任用、企業經營等方面為他人謀取利益,收受巨額賄賂。 隋鳳富在農墾系統深耕多年,曾擔任黑龍江省農墾總局九三分局局長,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副局長,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局長等職。 隋鳳富被“雙開”后,由最高人民檢察院以涉嫌受賄罪立案偵查。 2016年5月,最高人民檢察院網站消息稱,隋鳳富涉嫌受賄一案,由最高人民檢察院指定遼寧省人民檢察院偵查終結后,移送遼寧省沈陽市人民檢察院審查起訴。 沈陽市人民檢察院起訴書指控:隋鳳富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他人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他人巨額財物,依法應當以受賄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包括隋鳳富在內,2015年全年,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黨紀處分欄目通報了41名中管干部信息,其中33名中管干部涉“政治規矩”,占比為80.48%。 2015年11月,中紀委案件審理室副主任熊驚峰解析中管干部違紀案例時表示,他們身為黨的高級領導干部,長期擔任重要職務,本應牢記黨的宗旨,嚴格遵守黨的紀律,但他們理想信念喪失、宗旨意識淡漠,逐步從逾越紀律的底線開始,一步一步越過法律的紅線。 熊驚峰說,從審查的結果看,他們在存在收受賄賂、濫用職權等涉嫌犯罪問題的同時,也普遍存在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等嚴重違紀問題。 制圖/李曉軍 |
相關閱讀:
- [ 06-13]中紀委:一些國家給腐敗分子提供庇護所 乘機抹黑中國
- [ 06-12]中紀委機關報:紀檢人與廉內助的故事
- [ 06-12]中紀委機關報:"信號不好"是脫離群眾危險信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