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衛省防衛研究所首設中國研究室 有何意圖
2016-06-13 09:05:57?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據藍建中介紹,日本防衛系統的中國專家基本都是敵視中國的,日本最早的所謂“中國威脅論”就是防衛大學的村井友秀于1990年提出的。 基于這些背景,可以想見未來中國研究室所秉持的立場和作出的判斷必然與右傾化的日本政府看齊,并為其制定各種進攻性的軍事、外交政策尋求合理化依據。 【智庫色彩已弱化】 早在2015年8月,就在安倍政府欲解禁集體自衛權之時,日防衛省即開始醞釀新設“中國研究室”。一方面可以借炒作“中國威脅”抬高國內民族主義情緒,為日本政府急于擺脫戰后體制束縛的野心造勢,另一方面也能轉移民眾因國內經濟不景氣產生的怨氣。 只是,為政府充當傳聲筒的色彩越濃,作為獨立、中立的智庫機構,為國家決策提供有價值參考的功能就越弱。這種情況不僅在日本的研究機構,如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國際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中廣泛存在,媒體里也比比皆是。 原因不外乎,與政府走得越近,便能夠拿到越多的資金和資源支持。而如果公然發出與政府相左的聲音,則有可能面臨被整治的下場。今年年初,日本電視臺多檔時事節目主持人或評論嘉賓被調離或遭雪藏。4月,朝日電視臺一檔以批評安倍政府著稱的時事節目主持人突然“下崗”。這反映出,安倍政府使出種種威逼利誘的手段,使得很多專家、學者以及媒體人不敢在安保法、核電政策等敏感問題上與政府唱反調。 擔任日本NHK電視臺《聚焦現代》節目長達23年的女主播國谷裕子今年2月被取代。國谷曾在節目中當面質問官房長官菅義偉,公開批評安倍政權的安保法制改革。 設立中國研究室,加強對中國的研究與認知本是好事,然而如果從一開始就戴上了意識形態的眼鏡,這一機構將扮演怎樣的角色,可想而知。(記者朱超,編輯杜健,新華國際客戶端報道) |
相關閱讀:
- [ 08-24]日本防衛省公布預算 2015財年軍費或創新高
- [ 01-13]日本防衛省將改組編制 稱為應對“嚴峻安保環境”
- [ 08-30]日本防衛省謀求22年來最大國防預算增幅
- [ 07-28]國防部:日防衛省報告涉華內容別有用心值得警惕
- [ 06-12]日本防衛省擬創建“離島奪還部隊”
- [ 05-16]日防衛省成立"網絡防衛隊"籌備室應對黑客攻擊
- [ 04-28]日本防衛省稱兩架俄軍圖-142反潛機飛近日本領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