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中國油氣資源潛力大 穩油增氣有基礎
2016-06-13 15:43:43??來源:國土資源部網站 責任編輯:李霖 孫靖 |
分享到:
|
6月13日,國土資源部召開新聞通氣會,發布2015全國油氣資源動態評價成果。 圖為2015全國油氣資源動態評價成果通氣會現場(侯一俊/攝) 圖為國土資源部地質勘查司司長王昆通報評價成果主要情況(侯一俊/攝) 圖為國土資源部辦公廳副巡視員夏俊主持新聞通氣會(侯一俊/攝) 國土資源部地質勘查司司長王昆通報了評價成果的主要情況: 為及時準確掌握我國油氣資源潛力變化情況,繼2003-2007年國土資源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和財政部聯合組織開展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之后,國土資源部安排部署,分階段組織對全國主要含油氣盆地及地區開展動態評價。2010年完成鄂爾多斯、四川等6個重點盆地的評價,2011年完成東北地區的評價,2012年完成新疆地區的評價,2013-2014年,對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以來尚未開展過動態評價以及動態評價后資源量有較大變化的油田探區進行了評價。2015年,作為“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對已經動態評價過的盆地或地區進行系統梳理匯總,對頁巖氣、致密油氣和煤層氣等非常規油氣資源進行重點評價,在此基礎上,形成對全國油氣資源潛力的新認識。這是繼2007年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后的又一次系統的全國油氣資源潛力評價,評價范圍覆蓋全國,包含對常規和非常規油氣資源的評價。 全國油氣資源評價成果及認識是: 一是我國油氣資源總量豐富。石油地質資源量1257億噸、可采資源量301億噸,目前的資源探明率剛超過30%,處于勘探中期。天然氣地質資源量90.3萬億立方米、可采資源量50.1萬億立方米,探明率14%,處于勘探早期。與2007年全國油氣資源評價結果相比,石油地質與可采資源量分別增加了64%和42%,天然氣地質與可采資源量分別增加了158%和127%。資源量大幅增長的原因主要是勘探工作量的增加和地質認識的深化拓展了勘探領域,技術進步降低了資源的門檻。 二是重點地區天然氣資源大幅增長。四川盆地天然氣地質資源量20.7萬億立方米、可采資源量11.2萬億立方米,與2007年評價相比,分別增長了2.8倍和2.3倍,為西南地區能源結構調整和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保障。海域各盆地天然氣地質資源量20.8萬億立方米、可采資源量12.2萬億立方米,與2007年評價相比,分別增長了55%和57%,為全面推進海洋強國戰略提供了重要支撐。此外,鄂爾多斯、塔里木等盆地天然氣資源量也有較大增長。 三是非常規油氣資源潛力可觀。全國埋深4500米以淺頁巖氣地質資源量122萬億立方米,可采資源量22萬億立方米。累計探明地質儲量5441億立方米,探明率僅0.4%。埋深2000米以淺煤層氣地質資源量30萬億立方米,可采資源量12.5萬億立方米,累計探明地質儲量6293億立方米,探明率僅2.1%。與以往評價結果相比,資源數量有所減少,但可靠程度進一步提高。 四是油氣勘探開發難度逐步增大。首先,隨著高品質資源逐步開采消耗,剩余的常規油氣資源品質整體降低,80%為低品質、高風險類型。其中,超過35%的剩余石油資源分布在低滲儲層,25%位致密油和稠油,20%分布在海域深水;超過35%的天然氣資源分布在低滲儲層,25%位致密氣,20%以上位于海域深水。其次,隨著發展的不斷深入,勘探開發對象復雜化,資源隱蔽性增強,發現難度加大,施工難度增加,對技術裝備水平的要求和勘探開發成本不斷提高,生態文明建設也對油氣勘探開發提出更高要求。第三,非常規油氣資源具有現實可開發價值的比例不高。當前經濟技術條件下,可有效開發的頁巖氣有利區(指經過評價優選,通過鉆探能夠或可能獲得頁巖氣工業氣流的區域)可采資源量5.5萬億立方米,只占總量的25%,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周緣。煤層氣有利區可采資源量4萬億立方米,占總量的30%,主要分布在沁水盆地南部、鄂爾多斯盆地東緣、滇東黔西盆地北部和準噶爾盆地南部。 在評價的基礎上,對我國油氣資源勘查開發前景進行了分析。從資源基礎看,全國待探明石油地質資源量885億噸,待探明天然氣地質資源量77萬億立方米,可供勘探的資源潛力大。近年來,我國在復雜地表地質條件下的物探、鉆井、“甜點”識別、多級壓裂等油氣勘探開發技術取得重要進展。以頁巖氣探礦權區塊招標、新疆油氣勘查開采改革試點為突破口,引入社會資本進入油氣勘查開采市場,激發了社會投資熱情,加快了油氣勘查開發進程。預計2030年之前,我國年探明石油地質儲量仍將保持較高水平,年均探明10億噸,石油產量保持在2億噸水平。綜合考慮天然氣、煤層氣和頁巖氣,預計2030年之前,我國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還將處于高峰增長階段,年均探明儲量7000億立方米,天然氣產量保持較快增長,到2020年,全國天然氣總產量為2100億立方米,2025年為2600億立方米,2030年達到3000億立方米,有力推動能源結構優化和環境治理改善。 未來將重點在大型盆地的新層系、新領域和海域尋找優質儲量,形成“東部可持續、西部快發展、海域大突破”的油氣勘探開發格局。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油氣上游開放和市場化改革。以放開油氣勘查開采市場為核心,切實增強市場活力,總結新疆油氣勘查開采改革試點經驗,加快向社會投放新的油氣探礦權區塊。二是加大油氣地質調查評價。重點開展新區、新領域、新類型油氣基礎地質調查評價,為后續勘探提供靶區,引導石油公司和社會資本商業投入。三是加強理論研究和技術創新。通過頁巖氣等非常規油氣勘查開發示范基地建設,深化基礎地質理論研究,推動重大共性關鍵技術的應用示范。四是細化油氣資源潛力評價。更加注重資源開發的經濟性和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實施資源分類分級評價,每五年完成一輪系統評價。 出席今天新聞通氣會的有相關司局和事業單位的負責同志。課題組相關人員及新聞媒體也參加了此次會議。 |
相關閱讀:
- [ 06-08]國土資源部:百余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
- [ 06-06]國土資源部印發《不動產登記操作規范》
- [ 06-03]中國銀監會、國土資源部聯合印發《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貸款管理暫行辦法》
- [ 06-02]省國土資源廳黨組中心組組織第五專題學習研討
- [ 05-24]國土資源部:89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