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訊 記者王倩、實習生謝瑾云、通訊員蔡珊珊報道:6月12日,中山大學發布重大科研成果,該校生命科學團隊的最新研究發現將改寫現行免疫學教科書關于適應性免疫起源的觀點。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科技部高技術發展計劃(863)和國家重大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的資助下,徐安龍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經過十多年對動物進化研究的活化石——文昌魚的研究,發現了六億年前RAG(重組激活酶)轉座子的“分子活化石”,為“人類抗體重排機制的轉座子起源假說”提供了最有力的證據。該研究成果形成論文發表在國際生物類著名期刊《cell》上,引起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論文唯一通訊作者徐安龍教授表示,從免疫學的大視野看,該發現將適應性免疫的起源由脊椎動物推前到無脊椎脊索動物文昌魚,由此向前推進1億年,將改寫現行免疫學教科書關于適應性免疫起源的觀點。 普通人可以從這一發現中獲得什么?徐安龍說:“我們要學會認識到人類免疫系統精致性和完善性,從文昌魚到人類這六億年,這么一個完整完美的免疫機制,所以人類要懂得尊重自身的抗病能力,不要過多地后天干預。現在流行的各種養生調理其實是沒必要的,最好的養生就是借助于人體自己內源的這個機制,因為它經過這么長期的演化,已經很美麗、很精致了,只要我們不人為地破壞它,我們可能就會活得很自然的,就能自如應對各種病原菌的干擾。” |
相關閱讀:
- [ 05-06]別讓癌癥免疫療法“背黑鍋”
- [ 05-04]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8成是女性 表現為皮膚瘙癢等
- [ 05-03]網絡黑客入侵免疫規劃系統 濟南警方偵破兒童信息泄露案
- [ 05-03]衛計委會同有關部門對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進行調查|六問生物細胞免疫療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