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落馬官員頻涉雅腐 一縣委書記購壺花1200余萬
2016-06-14 06:38:34??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陳瑋 孫靖 |
分享到:
|
手法隱蔽加大治理難度 雖然披上了藝術外衣,但骯臟的權錢交易關系仍昭然若揭。官員在收受老板們“買單”的藝術品后,往往將原則、底線拋在一邊,利用權力大肆為他們牟利。 江西一家鋁業公司法定代表人吳某某曾花費118萬元,為宋銅購買了5把紫砂壺,但他此后獲得的回報遠勝于付出。2012年,在宋銅的關照下,這家公司成功申報再生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并獲得1000萬元項目資金。 而在蘇榮案中,于麗芳在大搞“雅腐”之后,利用特殊身份變身“權力掮客”,干預選人用人、插手國企改制、染指項目運營。 “雅腐”效應之下,蘇榮主政時期,江西某地級市經濟發展長年落后,當地部分官員卻仕途順利,甚至“火箭提拔”。其中,這一地級市的一任市委書記在被平調至省里重要崗位僅一年多后,又升任為副省級領導。 蘇榮夫婦的做法,在江西造成極為惡劣的示范傳導效益。當地一些商人認為,企業實力強、產品質量好不如搞掂“于大姐”;一些干部則放膽建立“政商聯盟”。 專家認為,由于相關紀律條例和法律條文的缺失,辦案人員對“雅賄”的取證還存在難度,懲處常常無法可依,致使一些腐敗官員鉆法律法規空子,故意混淆“正常愛好”與“收受賄賂”的界線。同時,由于“雅賄”涉及的物品如字畫、瓷器等價格難以估算,題字潤筆費更容易與勞務報酬相混淆,難以認定受賄情節,為腐敗分子逃避查處提供了可能性。 “許多藝術品真偽難定,且價格隨市場波動較大。比如,一些名人作品可能當時價格很低,但過幾年價格飆升。因此,這使得在認定‘雅腐’官員受賄罪行時存在不少困難。”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認為,“雅腐”往往手法隱蔽,治理仍存在很大難度,為了堵塞官員“雅腐”通道,可以引入第三方中介機構對他們收受的藝術品進行鑒定評估,并進一步完善領導干部個人事項報告制度。 “可以設定一個價格標準,要求官員像登記房產一樣登記個人的貴重物品,并對物品進行描述,寫清來源、價格等,方便有據可查。”莊德水說,在引入第三方中介機構對受賄贓物鑒定評估之外,可以從制約領導干部權力入手,加強監督,讓“權力的歸權力,愛好的歸愛好,不應以權力謀愛好。” |
相關閱讀:
- [ 06-07]青玉案·谷俊山落馬(外一首)(作者:李加林)(2016年第2期)
- [ 05-31]媒體談里約奧運反興奮劑:十年八年后或還有人落馬
- [ 05-21]落馬官員一人當官全家腐敗:妻子飛揚跋扈 抽喝賭|貧困縣婚禮調查:一婚窮十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