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6月14日電 (記者 杜燕)百姓對舌尖上的安全如何理解?最為關注哪些問題?根據大數據分析,“食品添加劑”和“亞硝酸鹽”是最受關注的熱詞;公眾最愛閱讀的文章不是政府權威解讀,也不是食品安全負面報道,而是科普文。 在今天舉行的2016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主場活動暨第八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上,今日頭條高級副總裁趙添根據其平臺4.8億用戶閱讀行為的數據進行了分析,發布了一組《食品安全大數據》。 數據顯示,平臺上2.79%也就是1339.2萬網民幾乎每天都會點擊閱讀或討論關注食品安全相關信息。相對來說,女性比男性更關注食品安全。 雖然“吃貨”不分年齡,但從數據可以看出,30歲以上的人群更關注舌尖上的安全。其中,41歲-50歲之間的人群關注得最多。特別要注意的是,18歲以下和18-23歲這個年齡段的人群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都不到1%,青少年的食品安全科普該加強。 從地域來看,山東、廣西、陜西對食品安全的關注最多,但排名前十的地區的關注程度相差并不大,都在3%以上的比例。 在公眾最關心的食品品類中,奶粉不出所料地高居榜首,閱讀量接近800萬。奶粉食用人群是嬰幼兒、中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其質量與安全觸動著每個家庭最為敏感的神經。另外,食用油及花生油等也上榜了,但關注度明顯下降。 在食品安全十大熱詞中,“食品添加劑”以934萬的“高身價”沖到榜首。同時,有關調研數據表明,近九成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持否定態度。此外,十大熱詞還能看出公眾對“致癌”的恐慌,如“黃曲霉毒素”、“亞硝酸鹽”、“雙酚A”等都屬此類。 數據還顯示,平臺上的文章閱讀量排名出的年度6大食品安全新聞,閱讀排名高居榜首的文章不是政府部門發布的權威解讀,也不是食品安全的負面報道,有4篇都與食品安全科普相關,這反映出網民最需要的是有關食品安全的科普文章。(完) |
相關閱讀:
- [ 06-15]質檢總局:今年已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1311批次
- [ 06-14]質檢總局:中國已建立進口食品安全全過程監管體系
- [ 06-14]廈啟動食品安全宣傳周 去年食品安全滿意度創新高
- [ 06-14]寧德啟動2016年食品安全宣傳周 多形式宣傳食品安全知識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