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杭州6月15日消息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休漁期、禁捕期的設置是為了保證物種繁衍,維護生態平衡。在海洋伏季休漁期間捕撈水產品,不僅嚴重影響魚類生長繁殖,更可能因捕撈區域觸犯我國及他國法律法規。近日,浙江臺州開展全面伏休后首次聯合執法行動,共查獲20多條違規漁船。 今年浙江實行最為嚴厲的休漁政策,所有應休漁船捕撈許可證都要集中到當地漁業局保管。各供油、供冰企業在為漁船補給時,需要核對漁船出示的捕撈許可證原件。 油和冰是漁業生產必不可少的物資,本省偷捕漁船的油和冰又是從何而來呢?不少漁民表示,油料應該來自于海上走私油船。臺州海關緝私分局偵查員楊勇華說,走私成品油與目前國內市場成品油之間的巨大差價,導致走私團伙屢禁不絕。 楊勇華介紹說:“成品油相比較國內的市場價格,每噸差價在1500塊錢左右。高額利潤導致他們鋌而走險,實施柴油走私。” 和老漁民的話相印證的是,這次除了查獲違規漁船外,還抓獲了4條走私油船。 油料可以在海上補充,那冰呢?目前臺州還沒有海上制冰船,漁船加冰還是需要依靠陸地。然而冰的生產技術含量很低,大部份水產冷凍廠、冷庫都能生產,而且冰的銷售范圍非常廣,偷捕漁船很容易就能買到。 同時,偷捕漁船還有非法漁運船的幫助。一位被抓獲的非法漁運船老大表示,在東海外海,沒有船名、船號的偷捕漁船數量不少,大多來自山東。漁政部門在禁漁期加強執法之后,偷捕漁船不敢上岸,非法漁運船則帶著冰塊和柴油出海,一方面收購偷捕漁船的漁貨物,另一方面為偷捕漁船提供冰塊和柴油。在海上,已經形成了偷捕和偷銷的一條產業鏈。 執法監管主要分海上和陸地兩塊。海上執法最大的難題是無法有效覆蓋。以臺州為例,全市共有300噸級以上漁政船5艘,執法隊員不到100人,需要監管7000多平方公里的海域,本地5000多條漁船和不知數量的外地漁船。 |
相關閱讀:
- [ 06-08]韓國拘捕兩艘中國漁船船長 擬強制驅逐9名中國船員
- [ 06-06]中國漁船被韓漁民“拖走” 2人或被逮捕9人將被遣返
- [ 06-04]廣東湛江商船漁船碰撞 12人獲救
- [ 06-02]廈門有827艘漁船休漁 端午前海鮮價格有較大波動
- [ 05-26]南非東開普省警民中心救助被攔截三艘漁船
- [ 05-25]臺當局護漁掉鏈子 漁船船長赴國民黨黨部申冤
- [ 05-18]調查顯示:78%臺民眾支持臺當局在沖之鳥礁護漁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