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一家夜總會12日凌晨發生的槍擊事件震驚全美,引發輿論和不少專業人士反思。針對警方在與槍手交火后對峙3小時才攻入夜總會的做法,一些警界專家認為,這樣的應對策略過于“拖沓”,可能貽誤事件處置、傷亡控制的最佳時機。 【專家質疑】 當地時間12日凌晨2時左右,阿富汗裔美國人奧馬爾·馬丁攜帶一支突擊步槍、一把手槍和“其他裝置”來到奧蘭多市“脈動”夜總會門前。他起初在店外開槍,與一名警察交火。在另外兩名警官趕到現場后,雙方交火持續。而后,馬丁進入夜總會內一個衛生間,劫持多名人質。 一些專家說,馬丁進入夜總會前,現場狀況尚處于“活躍槍手情境”,如果警方此時能夠立即對事件加以處置,哪怕只有一兩名警察,情況都可能不同。 按這些專家的說法,從以往大規模槍擊案汲取的教訓看,即便冒著巨大風險,警方也必須迅速進入事發現場,以遏止槍手威脅、挽救更多生命。 “我們生活的世界已經不同,”專門研究槍擊事件應對策略的前特警隊員克里斯·格羅內克說,“(及時采取)行動(的效果)絕對勝過無所作為。” 美國亞拉巴馬大學犯罪學副教授亞當·蘭克福德對大規模槍擊事件有研究。他說,3個小時的時間長度不同尋常,一般“從執法人員所需的回應時間可以預測(事件的)死傷人數”。 他舉例說,1999年美國科羅拉多州哥倫拜恩中學槍擊案中,警方在與槍手短暫交火后劃出一片警戒區,靜待特警小組到來。不幸的是,45分鐘后,特警突入學校,兩名槍手已經殺害了12名學生和一名老師。 在質疑警方應對遲緩的同時,專門研究槍擊事件應對策略的前特警隊員格羅內克也提醒說,以往大規模槍擊案的教訓表明,盡早逃離現場比就地找地方躲起來更有助于“保命”。 【警方辯解】 至于緣何與槍手對峙3小時才攻入夜總會,奧蘭多警察局長約翰·米納給出的解釋是,一般來說,當事件從“活躍槍手情境”轉入“人質危機”后,執法人員通常會先嘗試與劫持者談判。 米納說,由于馬丁劫持了人質,警方不得不“重新評估現場局勢”。他說,馬丁在夜總會衛生間里撥打了911報警電話,聲稱“效忠極端組織‘伊斯蘭國’”。而后,警方談判專家介入,試圖與馬丁對話,“我們有一個危機談判人員小組和嫌疑人對話,試圖盡可能多地獲得信息”。 談判中,馬丁提到了“爆炸物和炸彈”,這促使米納最終下達強攻進入夜總會的命令。當地時間凌晨5時左右,警方利用控制爆破和裝甲車推倒夜總會外墻,攻入店內。馬丁隨后在與警方的交火中被擊斃,至少30名人質被救出。(閆潔) |
相關閱讀:
- [ 06-15]奧蘭多槍擊案后 美國土安全部長呼吁采取控槍措施
- [ 06-15]奧蘭多槍案引同性戀討論 華人同性戀者尋文化認同
- [ 06-15]奧蘭多血案后首次民調:希拉里領先特朗普幅度縮小
- [ 06-15]奧蘭多槍擊案兇手妻子疑為幫兇 恐面臨多項指控
- [ 06-15]美國奧蘭多槍擊案觀察:不是第二個“9·11”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