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術和氣功架起中塞友誼的橋梁
2016-06-16 15:56:13??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孫靖 |
分享到:
|
6月的貝爾格萊德已進入初夏。位于城中的塞爾維亞著名歷史古跡卡萊梅格丹公園是當地人休閑消夏的首選之地。潺潺河水旁,茵茵綠草上,數十名塞爾維亞人聚集于此,全神貫注地練習武術和氣功,一招一式頗為認真,吸引游人頻頻駐足觀望和拍照。 他們是來自塞爾維亞氣功協會和塞爾維亞武術協會的師生,活動的組織者巴拉內斯科維奇正是這兩個協會的創始人之一。練武間隙,他向記者講述了自己與中國武術和氣功結緣的故事。 小時候的巴拉內斯科維奇是個“笨手笨腳”又眼睛近視的孩子,不擅長任何球類運動。他學習過跆拳道和瑜伽,但都放棄了。之后,他發現自己喜歡東方傳說,喜歡易經,喜歡與東方有關的東西,因此萌生了練習武術的念頭。 一次偶然機會,他走進一家中式茶鋪,而茶鋪老板正是太極拳老師。在這位茶鋪老板的引導下,巴拉內斯科維奇開始參加太極拳練習班,走上了“練武”之路。 2011年,巴拉內斯科維奇參加了在中國武當山舉行的太極比賽,同年他來到北京參與交流。這兩次經歷讓他真正感受到中國武術和氣功的魅力,并開始加強與中國使館及相關協會的溝通交流。2012年,在中國健身氣功協會的建議下,塞爾維亞氣功協會成立;2013年,巴拉內斯科維奇又創建了塞爾維亞武術協會。目前兩個協會下共有11家俱樂部,學員總數近千人。 “每年中國健身氣功協會都會組織中國老師來塞,通過表演、講座、論壇等形式與我們交流。當然,我們協會也會參與各種地區性和國際性比賽,”巴拉內斯科維奇說,“今年8月,協會將率團參加在中國安徽省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健身氣功交流比賽大會。” 每到夏季,協會便會組織學員進行戶外練習。學員們下課或下班后聚到一起,先熱身,然后在老師帶領下分別練習氣功、洪家拳、陳式太極拳和楊氏太極拳等。學員中既有頭發花白的老者,也有年紀輕輕的學生。 29歲的沃因諾維奇練習武術已經15年了。他說,練習武術既能防身又能改善體態舉止,還讓他愛上了中國文化。“武術和氣功可以打破語言的障礙,促進不同國家、民族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沃因諾維奇目前正在學習漢語,還多次和朋友一起慶祝中國新年。 |
相關閱讀:
- [ 12-18]李克強會見多國總理 一致同意共同打造中歐陸海快線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