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0日凌晨,李保國突發心臟病,經搶救無效去世,享年58歲。在李保國生前的35年時間里,他的足跡遍布太行山所有山區縣。在他的帶領下,太行山10萬群眾脫貧奔小康,村民們都稱他為“太行山上的新愚公”。 “干成點有益于人民的事,什么時候想起來,也是值得驕傲的”,這就是是李保國簡簡單單的“事業觀”。李保國生前作為河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山區開發治理和經濟林栽培技術研究,他先后培育出“全球生態環境建設五百佳”提名獎典型——邢臺縣前南峪村、全國科教興村先進典型——內丘縣崗底村和全國農業標準化示范基地——河北綠嶺果業有限公司等先進典型,打造了一系列全國知名品牌的水果、干果。他所推行的“綠嶺薄皮核桃矮化密植栽培技術”被認定為國內首創。 李保國還主持了“太行山石質山地爆破整地造林技術”、“太行山高效益綠化配套技術研究”、“太行山板栗集約栽培”、“優質無公害紅富士蘋果配套栽培技術研究”、“太行山核桃優良品種選育及產業化技術開發”等國家、省部級科研課題,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7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9項,其中2014年榮獲河北省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
李保國曾提及自己一生中最“過癮”的兩件事:“一個是把我變成農民,一個是把越來越多的農民變成‘我’。”在李保國的手機通訊錄中,三分之一以上是農民朋友。農民朋友可以在任何時候前來找這位大教授釋疑解惑。為了推廣水果“套袋”技術,他曾購買16萬個蘋果袋免費送給村民。他去世后,一批批山區農民到他家中吊唁,多地農民自發設置靈堂為他守靈。這就是至高無上的榮耀,這就是永遠矗立的豐碑。 “這么多年,名、利,我沒追求過,但到最后我都得到了。我相信,你只要干點事就行了,終究會有人認可。”李保國說。 一個人只要為人民做了好事,他的名字就會被人記住,長留人間。湖南省目前正處于脫貧攻堅的關鍵期,為了讓全省465萬貧困人口如期脫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李保國則為我們樹立了一面明晃晃的鏡子。 |
相關閱讀:
- [ 06-05]【治國理政地方談】創新驅動發展,人才是“點火器”
- [ 06-02]【治國理政地方談】“科技三會”力推中國邁向世界科技強國
- [ 05-30]【治國理政地方談】為科技創新注入強勁“網動力”
- [ 05-02]【治國理政地方談】提速“一帶一路”建設 助力各國共同發展
- [ 04-11]【治國理政地方談】“兩學一做”須內化于心 外化于行
- [ 04-06]【治國理政地方談】做好江西電商精準扶貧這篇大文章
- [ 03-31]【治國理政地方談】讓老百姓有更多獲得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