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訪塞為何首先去了這個地方?作為中國人的你有必要知道
2016-06-18 17:21:41??來源:綜合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光明網、鳳凰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孫勁貞 |
分享到:
|
許杏虎、朱穎遇難始末 5月7日是中國外交史上、也是中國國際新聞報道史上最黑暗的一天。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發射了五枚精確制導導彈(有報道說是3枚--編者),擊中我駐南斯拉夫聯盟大使館,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物質損失。 鋼筋水泥的碎塊從我眼前十幾厘米的地方落下,整個使館大樓內一片白光,我意識到,使館大樓被擊中了 5月7日晚上,北約再次摧毀了南斯拉夫供電系統,貝爾格萊德一片漆黑。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的工作人員只能通過無線電關注勢態發展。大家坐在院子里,一邊看北約飛機轟炸和南聯盟防空炮火的還擊,一邊討論形勢。我跟大家說,《環球時報》非常關心中國使館工作人員現在的生活和工作,希望寫一篇有關他們的文章。一位年輕的外交官建議說,最好是每人拍一張頭像的照片,然后每人自己寫一段話。我覺得這是個非常好的主意,大家打算明天就開始動手寫。我可以趕在下周一發回《環球時報》,做一個整版。 可是(講到這里,呂巖松泣不成聲),現在這個計劃永遠不會實現了,因為已經有3人犧牲,20多人受傷。 說起來也是不幸中的萬幸。晚上11時半,潘占林大使見天色已晚,而且天氣又變得很涼,就勸大家早點休息,第二天好早點起來工作。于是大家返回了樓上宿舍。 沒想到大使的這句話救了我們十幾個人的命,因為北約隨后發射的幾枚導彈正好落在我們剛剛坐過的地方,如果我們晚一步上樓的話,大家肯定就都沒命了。另外,北約對南空襲以來,大家一直警惕性很高,一開始都住在地下室(使館簡陋,沒有防空洞)。但空襲已經持續了40多天后,大家又開始回自己的房間里休息,當然這也是為了更好地工作。現在看來,如果大家昨晚還是住在地下室的話,也肯定全軍覆沒了,一枚導彈的落彈點正好是地下室,現在地下室已經被徹底地摧毀了。 大家聽了大使的話,陸續回樓休息。我和夫人小趙剛剛上樓沒有一分鐘,就聽到了一聲巨響。當時屋里漆黑一片,我們還沒來得及點蠟燭,小趙剛剛走進衛生間洗手,我正好站在衛生間的門外和她說話。我們還沒對那聲巨響有所反應,就看到我前面的屋頂轟然塌落,鋼筋水泥的碎塊從我眼前十幾厘米的地方落下。緊接著,第二次爆炸聲又響起,只見整個使館大樓內一片白光,不是紅光,而是爆炸近在眼前時發出的那種刺眼的白熾燈一樣的白光。 這時我意識到,使館大樓被擊中了。 |
相關閱讀:
- [ 06-18]習近平:把中塞戰略伙伴關系推向新高度
- [ 06-18]習近平抵達貝爾格萊德 開始對塞爾維亞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
- [ 06-18]習近平同塞爾維亞總統尼科利奇舉行會晤
- [ 06-18]習近平同塞爾維亞總統尼科利奇舉行會晤
- [ 06-17]習近平在波蘭媒體發表署名文章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