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 老人購買部分保健食品為假貨 劉女士提供的照片顯示,父母家里的地板上堆積著各類保健品,有5萬元的磁療床墊和床罩、8千元一盒的蟻黃精、上千元的海燕窩、配方羊奶粉和抗輻射口服液、骨膠原膠囊等。 記者發現,老人購買的部分“保健食品”并沒有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準的“藍帽子標志”。例如,老人購買的一種推銷員所謂“血燕窩”要價五千元兩盒,不僅缺標志,而且實為海底燕窩,即珊瑚草,根本不是燕窩。 老人還買過一款1.5萬元的“光量子芯片”內褲。說明書稱,這款芯片根據愛因斯坦的量子物理制作而成,從日本引進。此前已有媒體曝光過所謂的“光量子芯片”騙局,稱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根本無法查詢到說明書標注的醫療器械注冊證號。 “抗腫瘤、長壽” 一些保健品廣告夸大功效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去年11月和今年4月發布通報稱,監測到數起保健食品廣告宣傳內容均含有不科學的功效斷言。以及利用患者名義或形象做功效證明等問題,欺騙和誤導消費者,嚴重危害公眾飲食用藥安全。 記者發現,有些保健品公司的宣傳單上印著“抗腫瘤”“長壽”“能量”等字眼。但關于保健食品的“治病”功效,《食品安全法》明確規定“保健食品的標簽、說明書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 中國消費者協會近日發布報告稱,針對老年人和病人,以會議營銷方式夸大虛假宣傳保健治療作用的,其中不少并非保健食品,如食用菌產品宣傳抑制腫瘤和調節內分泌、“清斷食”果蔬汁宣稱排毒養顏和減肥等。 【專家說法】 哪些保健品營銷方式涉嫌違法? 以講座、會議等形式進行的營銷是否合法呢?北京市時代九和律師事務所律師閆兵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這種營銷方式本身并不違法,但確實有“用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現象,比如沒有行醫資格的人開講座,免費義診時編造或夸大老人的疾病,宣傳保健品的治病效果,這些都是違法行為,嚴重時甚至會涉及刑事犯罪。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以電話、講座、會議、組織旅游等形式進行虛假、夸大或者欺騙性宣傳銷售保健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等食品以及食品添加劑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沒收違法所得,對主辦方處以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王大宏也對記者表示,講座、會議等營銷本質是一種商業模式,這種模式本身并無是非對錯。他強調,“講座、會議等營銷就像一把菜刀。如果用來切菜,就是善舉;如果用來殺人,就是惡行。” 消費者維權面臨取證難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消費者因經營者利用虛假廣告或者其他虛假宣傳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務,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經營者要求賠償。但現實中,消費者卻面臨維權難,其中取證難是問題之一。 關于虛假宣傳造成的消費者權益受損問題,記者撥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設立的“12315”消費者投訴舉報專線電話咨詢,工作人員稱,如果只是推銷員口頭上夸大了保健品的功效,而產品說明書沒有問題,則不予以受理。她表示,即使消費者有錄音證據也不行,因為工商部門“只看書面憑證”。 記者隨后撥打“12331”食品藥品投訴舉報熱線,工作人員表示,如果投訴的話,需提供商家的具體位置和名稱,否則無法受理。她建議消費者去正規藥店買保健品,因為很多推銷員沒有固定場所。 閆兵表示,如果保健品本身沒有質量問題,消費者又沒有書面證據的話,確實存在維權難題。如果消費者認為購買了“價格虛高”的保健品,雖然從法律上講,可以與銷售方解除合同,但賣方有自主定價權,所以在現實中很難維權。向法院提起訴訟的話,又要承擔較高成本。 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報告,高達76.03%的消費者最期盼“加強政府監管執法,嚴厲打擊虛假宣傳”。他們同時希望主管部門完善法律法規并加大科學消費宣傳,積極回應廣大消費者的疑惑與關切。(完) |
相關閱讀:
- [ 06-21]平潭首家保健品研發企業入駐臺灣創業園
- [ 06-21]保健品年銷2000億 七成消費者"不太滿意"保健食品
- [ 06-21]老人聽講座頻繁購買保健品 女兒跟去被擋在門外
- [ 06-21]八旬老人花十幾萬買保健品 只相信“專家配方”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