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以來,長江中下游地區及淮河流域出現強降雨,其中,18日8時至21日8時,四川東南部、貴州西南部和東北部、重慶西部和東南部、湖北西南部和東部、湖南北部、安徽南部和東 部、江西北部、河南東南部等地降雨120-250毫米,貴州西南部、湖北西南部和東部、湖南西北部、安徽南部和東部、江西東北部局地270-350毫米,湖北恩施局地達426毫米,江西九江396毫米,湖南張家界381毫米;上述地區累計雨量100毫米以上的面積約為12萬平方公里。受強降雨天氣影響,南方多地道路和通訊線路被沖毀、多個村莊、農田和街道受淹,局地水深達1-2米。 截至6月22日9時統計,此次強降雨導致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西、重慶、四川、貴州、云南10省(自治區、直轄市)41市(自治州)164個縣(市、區)880.2萬人受災,42人死亡,25人失蹤,46萬人緊急轉移安置,32.1萬人需緊急生活救助;6800余間房屋倒塌,4.2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575.8千公頃,其中絕收55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96.7億元。具體災情如下: 據浙江省民政廳報告,湖州市長興縣、麗水市慶元縣12萬人受災,2700余人緊急轉移安置;100余間房屋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26.5千公頃,其中絕收1.3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9.1億元。 據安徽省民政廳報告,蕪湖、銅陵、安慶等7市21個縣(市、區)143.2萬人受災,5人死亡(其中,3人因房屋倒塌所致,2人溺水所致),5人失蹤,8.1萬人緊急轉移安置,2400余人需緊急生活救助;1800余間房屋倒塌,6800余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43千公頃,其中絕收6.7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1.8億元。 據江西省民政廳報告,南昌、景德鎮、九江等5市19個縣(市、區)175.5萬人受災,7人死亡(其中,5人因雷擊所致,2人溺水所致),3人失蹤,20.5萬人緊急轉移安置,21.7萬人需緊急生活救助;近1000間房屋倒塌,4800余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06.7千公頃,其中絕收17.6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2.5億元。 據湖北省民政廳報告,武漢、黃石、宜昌等12市(自治州)56個縣(市、區)356.8萬人受災,10人死亡(其中,4人溺水所致,2人因滑坡掩埋所致,3人因房屋倒塌所致,1人因雷擊死亡),13人失蹤,6.1萬人緊急轉移安置,7萬人需緊急生活救助;2000余間房屋倒塌,6200余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222千公頃,其中絕收16.6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4.4億元。 據湖南省民政廳報告,常德、張家界、湘西3市(自治州)11個縣(區)62.6萬人受災,4.5萬人緊急轉移安置,2.4萬人需緊急生活救助;500余間房屋倒塌,4600余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33.2千公頃,其中絕收4.4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5億元。 據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報告,百色市田陽縣、那坡縣1.4萬人受災;農作物受災面積500余公頃,其中絕收近100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00余萬元。 據重慶市民政局報告,萬州、九龍坡、綦江等14個縣(區)20.9萬人受災,9人死亡(其中,6人溺水所致,3人因滑坡掩埋所致),1人失蹤,1.8萬人緊急轉移安置,近2500人需緊急生活救助;500余間房屋倒塌,近4200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8.1千公頃,其中絕收1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9億元。 據四川省民政廳報告,瀘州、宜賓、甘孜等4市(自治州)14個縣(區)38.3萬人受災,9人死亡(其中,7人因滑坡掩埋所致,2人因房屋倒塌所致),4萬人緊急轉移安置,100余人需緊急生活救助;近400間房屋倒塌,5000余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2.8千公頃,其中絕收2.5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2億元。 據貴州省民政廳報告,六盤水、遵義、安順等6市(自治州)20個縣(市、區)44.3萬人受災,7300余人緊急轉移安置,5200余人需緊急生活救助;400余間房屋倒塌,7900余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8.4千公頃,其中絕收4.4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6.4億元。 據云南省民政廳報告,昭通市鎮雄、彝良、威信等5個縣(區)25.1萬人受災,2人死亡(其中,1人溺水所致,1人因房屋倒塌所致),3人失蹤,200余人緊急轉移安置;1900余間房屋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4.6千公頃,其中絕收400余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4億元。 |
相關閱讀:
- [ 06-21]民政部再曝光84家“山寨社團” 文藝類多達54家
- [ 06-20]民政部公布第八批“山寨社團”名單
- [ 06-18]發改委:政府失信將納入信用記錄 |民政部:監護人無力撫養兒童由民政部門監護
- [ 06-18]民政部:監護人無力撫養兒童由民政部門監護
- [ 06-17]民政部:強降雨已導致南方八省15人死亡10人失蹤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