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孕女子的煩惱 30歲的小戴是記者聯系上的一名代孕女。來自云南偏遠農村的她生過一個兒子,和前夫離異后獨自生活,目前在溫州一家化妝品店打工,月收入2000多元。她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做代孕媽媽的目的,就是想賺點錢。 小戴說她關注代孕已有兩個多月,查過一些資料后得知,通過人工授精代孕的風險較大,胎兒成功率低,還容易發生流產或畸形。所以她并不排斥自然受孕,當然前提是價錢合適。 小戴說,如果確定合作,客戶得給她租好房子,每個月付生活費后,雙方可以像夫妻一樣生活,等待懷孕。 期間,小戴也對記者的工作、性格、愛好等做了詳細詢問。她說,代孕女雖然掙錢是目的,但也有最基本的人格要求,最怕的就是碰到奇葩客戶。她的一個姐妹就是因不堪客戶的騷擾而終止了合同。 剛開始,姐妹和這名客戶談得還算順利,客戶在他工作單位附近租了房子,結果每天中午都要去姐妹的房間午休,引起姐妹的抗議。 客戶的說法是,自己租的房子,想什么時候去就什么時候去。可姐妹認為:那你也得尊重人家女孩子的私生活啊,當初簽協議的時候,就說得很明白,到排卵期的時候才同房,平時不能打擾。 雙方為此發生了爭執,最后代孕女子單方面終止了協議。 在“王站長”看來,這樣的奇葩男子在代孕圈里并非個例,他之前遇到一個杭州的客戶,對“代媽”非常挑剔,他斷斷續續提供了十幾個“代媽”,對方挑選了兩年才最終選定。還有一名客戶,交了中介費,和“代媽”談好價格開始合作,期間又因為女孩長得不夠漂亮而反悔。 “王站長”希望記者拿出誠意,要求不要過高,“這樣合作的三方才會都滿意。” 法律專家的憂慮 目前,我國禁止代孕的法律缺失,部門聯動工作機制尚未完全理順,基層衛生監督執法力量薄弱,代孕案件存在發現難、取證難、處罰難的現象。 據一份非官方數據統計稱,目前,我國每年通過“代孕黑市”出生的孩子超過1萬名,因此而涉及的法律和社會問題越來越嚴重。據媒體報道,2012年,廈門有一位代孕媽媽生下孩子后反悔,舍不得把孩子交給客戶,向法院起訴客戶索要孩子撫養費。此外,打著代孕的幌子進行獵艷或詐騙的事件也時有發生。 浙江萬里學院法學院副院長丁寰翔副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早前我國政府是在法律上完全禁止代孕的,但未能取得預期的效果。去年底通過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草案)》刪除了“禁止以任何形式實施代孕”條款。禁止代孕雖然未入法,但衛計委嚴禁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實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術,嚴禁買賣精子、卵子、受精卵和胚胎?!皠h除條款并不等同允許。這次修法后有關方面進一步加強了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管理,保障正常的醫療秩序,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丁寰翔說。 寧波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蔡連增說,代孕正在形成非法的黑色產業鏈,損害女性健康、敗壞倫理道德,特別是在一些“跨代”代孕問題上,還涉及遺產繼承等諸多問題。最重要的是這破壞了人類正常的生育秩序,違背公序良俗。 他說,在國際上德國、法國、新加坡等許多國家都明令禁止代孕?!叭绻试S代孕,那么懷胎十月、一朝分娩作為親生母親的鐵證將會被破壞,母親生育之恩、養育之苦的傳統形象將會被顛覆。有人為了獲利而不惜出賣身體替人懷孕生育,這對于公眾都是倫理道德甚至是思想觀念上的沖擊?!?/p> 蔡連增表示,除了倫理以及法律問題外,代孕女性在達不到標準的黑診所做代孕手術,容易成為被剝奪、利用和欺騙的受害者,造成身體嚴重損害而無法維權。 相關鏈接 代孕分為妊娠型代孕和基因型代孕,前者是指委托代孕夫婦提供自己的精子卵子,由代孕者進行代孕,代孕者與代孕子女無血緣關系;后者是指代孕者提供卵子,與代孕子女有血緣關系。這兩者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借腹代孕”與“借腹借卵代孕”。 婦女代孕時植入他人的受精卵子,必須實施“人類輔助生殖技術”。我國有關法律對“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的實施做了嚴格的規定。這項技術只能在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醫療機構中實施,只能以醫療為目的,并符合國家計劃生育政策、倫理原則和有關法律規定。 □寧波晚報記者張明強 |
相關閱讀:
- [ 06-20]夫妻通過非法代孕生下龍鳳胎 監護權問題成爭議
- [ 06-19]全國首例代孕監護權案引關注 神秘產業鏈浮出水面
- [ 06-18]上海:代孕糾紛案終審 無血緣關系“撫養母親”獲得孩子監護權
- [ 05-16]好事成雙:女子找朋友代孕后發現自己也懷上寶寶
- [ 04-14]深圳地下代孕公司藏寫字樓 稱可"面試"捐卵女孩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