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教練董俊杰是老遼寧隊“十連冠”時期的球員,曾率領中國盲人足球隊在2008年北京殘奧會上奪得亞軍。現在他帶的隊伍里,有不少懷揣著奧運夢想的隊員。談到小球員的夢想,董俊杰堅定地說:“我會用自己畢生所學,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夢想。”

球員訓練或比賽時都要戴上眼罩,這樣是為了公平比賽,因為有些球員并不是全盲,而是有一些光感。比賽用球也是特制的,足球內部有六塊鐵皮包裹著鋼珠,踢球的時候可以發出聲響從而幫助球員分辨球的位置。

拉伸、慢跑、力量訓練、盤帶訓練、一對一過人等等這些正常足球運動員所進行的訓練,在這些盲人球員身上也是一樣不能少。剛接觸足球時,球員們需要在教練的引導下克服內心的恐懼,在與恐懼感對抗的過程中造就了球員們強大的內心。如今隊員們已經能夠很輕松地完成各項訓練內容。

許宏良是這支足球隊的隊長,因為傷病不能參加當天的訓練,但是他主動提出來要幫助主教練分擔訓練小隊員的任務。談到夢想,他很想代表國家隊出戰2020年的殘奧會,而且一直在為這個夢努力著。

盲人足球的特殊規則,是要求健全人擔任球隊的守門員。而這個守門員并不像常人想象的可以輕松化解對方的攻門。職業盲人足球選手的射門力量以及無法猜測的射門角度,增加了防守的難度。球隊的門將許志昕說:“作為一個健全人,我有責任把自己的能力提升再提升,把守好球門,為了我,也為了隊友們的夢想前進。”

球員們在場上虎虎生風,到了日常生活中卻困難重重,看不到任何東西的他們,平日里少不了大大小小的困難。但是這些困難沒有困住這些追夢少年,他們在這樣的生活中創造了自己的快樂:唱歌接龍、互相開一開玩笑、做一些團隊游戲,這些事情讓他們有了面對現實的勇氣,也讓他們不再懼怕黑暗。

教練在場上嚴格要求隊員,到了生活中卻變成了體貼的“慈父”,小球員的衣食住行,都在教練的操心范圍內。一位球員這樣講:“上陣父子兵,有‘董爸爸’在,我們很踏實,踢起球來也特有干勁兒。圖為午餐時“董爸爸”為小球員打飯。

休息時間,球員們會趁著教練不在偷偷開一些“作戰會議”,研究一些新的配合。據球員透露,這是為了給教練小小的驚喜,讓教練看到他們的努力而開心。

團結、友愛。不斷地用團隊的力量去解決所有的困難,不管是場上還是場下,大家都擰成一股繩。他們堅信:人心齊了,力量就大了,一步步腳踏實地,夢想就一定會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