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遇到“兌付”難 目前,正在進行的歐洲杯,以及英國脫歐”公投,均成為賭博網站用作下賭注的項目。 6月2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被朋友拉進一個名為歐洲杯的QQ群,然而記者加入該群之后,卻發現成員達1600多人的網友正在熱烈交流賭球經驗,而這個群的管理者,署名中全部含有“萬博”字樣。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隨后登陸manbet平臺,發現該網站在介紹中自稱東南亞萬博集團,客服地址分布于中國臺灣地區、菲律賓、摩納哥,內容包含體育賽事、真人娛樂、彩票投注、電子游戲等,玩法則包括下注比賽結果、21點、百家樂等,需要通過手機下載客戶端應用來進行下注。 值得注意的是,該賭博網站的業務并不僅限于賭球,當天的恒生指數、雅加達指數以及6月23日正在進行的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均被拿來下注。 “萬博很靠譜,群里一千多人多數都在萬博平臺上玩。”看到記者是剛進群的新人,一位自稱在萬博平臺上進行歐洲杯比賽結果下注的玩家便游說記者下一把注試試手氣。 該玩家說,“舉個例子,投500元按照281倍賠率,你能贏14萬元。用手機下載應用就可操作,贏的錢10分鐘便可返現”。 該玩家還給記者傳來一張下注截圖,截圖顯示其對歐洲杯匈牙利對葡萄牙的比賽,分別用1:1、2:2、3:3為結果來進行下注,本金500元,其中3:3為281倍。 就在玩家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私聊期間,QQ群內的群員們連續貼出在手機軟件內下注的截圖,間或有人聊聊剛出的高考分數或者天氣。 不過,另一位玩家則私下告訴記者,“我觀察了兩天了,這個QQ群里有很多他們的托,一些貼出大數額下注截圖的人,應該就是他們的人”。 而一個匯集賭徒的群里,自然少不了為缺少資金者提供援助的人。一位網名叫“書生”的網友便在QQ群內發布信息稱“傳授提取信用卡額度技術無效退款”,當記者詢問其如何在群里發布這種信息時,他表示,“要跟群管理員交涉、驗證后才能攬活兒”。 事實上,幾位剛剛加入這個賭博平臺并充了值,隨后想將余額或贏得的錢轉走的網友,都遇到了“兌付”難題。網友sirdemond說,“昨天充值400后來輸掉200,隨后想提取剩下的200元,卻再也提取不出,200元并不多,但假如是一把贏了數千元數萬元依然提不出呢?” 有知情人士表示,“這個一千多人的QQ群還只是初級群,意思是把還未注冊賬號或剛剛注冊賬號的人放在這里面,里面的一些話語還算是比較謹慎,以誘導為主,那些注冊賬號并下過注的,則會被拉到‘正式群’,那個群又是另外的一種鼓動大家大額下注的方式了”。 ●微信紅包群賭博數字可造假 在一個微信群里,群主丟出一個紅包,所有人猜測紅包數字里后兩位數,就像賭場里的“骰寶”,可以猜大小、押單雙,數字猜對者翻倍。或者更簡單一點,拿到最低紅包的人接龍發紅包。這就是微信紅包賭博的基本玩法。 據媒體此前報道,因微信紅包賭博導致不小損失的賭徒大有人在。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初至今,不到半年時間,警方公布破獲的微信紅包賭博案件涉案金額就已經超過兩億元。微信紅包數額看似隨機,但事實上,這些紅包數字背后卻是腳本程序控制生成,莊家可以提前預知紅包具體數字。 一位參與過腳本研發的技術人員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這種程序可以提前預知‘雷子’是多少,也就是提前預知紅包金額的意思,因而莊家可以其同伙在領取之后5秒內生出截圖,且可進行修圖修改”。 雖然紅包搶著好玩,參與者也高興,但如果組建微信群來進行賭博,將被視作開設賭場而被起訴。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阮方民認為,不論是在現實世界中,還是在虛擬空間里,賭場均是一個有著特定空間的可以供多人聚集在一起進行賭博活動的場所。通過對刑法法條的擴張解釋,可以將組織利用微信“搶紅包”聚賭認定為“開設賭場”。 這也意味著,賭博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其觸犯法律的性質并沒有改變。 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孫傳忠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前幾年已經有過網絡賭球的判例,那時主要是通過電腦網頁進行賭博,而現在出現的新趨勢則是要下載手機應用。應該區分來看,賭博主辦人、組建QQ群的代理人以及手機應用的投資人,涉嫌共同構成開設賭場罪,責任大小根據所起到作用、會員數量來區分;另一方面,這些手機應用如果是通過了有關運營商的審查,那么在其進行了實際操作知曉該賭球的應用軟件上線,理論上是開設賭場罪共犯,而如果沒有盡到審查,則要運營商承擔民事或行政責任”。 每經記者尚凱(化名) |
相關閱讀:
- [ 06-23]人氣旺過游樂場 "網絡安全宣傳車"開創新實踐
- [ 06-23]以“互聯網+理論創新”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網絡話語體系
- [ 06-23]“莆田網絡輿情觀測站”在東南網莆田站設立 開展涉莆輿情監測工作
- [ 06-23]李黎:網絡綜藝邁入量變階段 將迎來基因質變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