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天重點灑掃、精準施治選特定區域,說到底,無非是想讓監測數據好看些。監測站點周邊的精準施治,從根本上說就是變相的監測數據造假 最近,河南省商丘市對三個區采取9條精準治理措施:取締所有露天燒烤、所有餐館安裝油煙治理設備;渣土車全封閉、全沖洗;加油站安裝油氣回收裝置,林林總總,細致入微。乍一看,這是好事啊,治理措施有的放矢,可謂精準。可仔細一瞧,所有這些措施的實施范圍,都加上了限定詞——“監測站點周圍三公里范圍內”。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治理市區4個環境監測站周邊大氣環境,如此“精準”,不免讓人哭笑不得。 這樣的事并非個例。有網友反映,河北一些城市,一到重污染天氣,監測站點周圍車輛實行禁限行、清掃車不斷灑掃,對監測站點周邊“嚴防死守”。 因為空氣質量下滑,今年4月,商丘市主要領導被環保部約談。按照要求,被約談城市須在6個月內完成整改,向環保部報告。整改時間緊、任務重,要在半年內扭轉環境質量下降的趨勢,對哪個城市來說,都是難啃的硬骨頭。從9條精準治理措施也能看出,當地深知大氣污染治理千頭萬緒,哪個環節出了岔子,可能都會影響最終的治理效果。 污染天重點灑掃、精準施治選特定區域,說到底,無非是想讓監測數據好看些。在監測數據被嚴格管理的當下,數據造假可能面臨法律懲處,監測站點周邊的精準施治,從根本上說就是變相的監測數據造假。 幾年前,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頒布之初,由于監測點位較少,有些還被設置在公園、學校等“清潔度”較高的地方,有人認為當地環保部門在刻意選擇“綠色地址”設置站點。之后,為更客觀地反映環境質量,環保部門不斷加密站點,而且站點設置位置多樣化,以增強其代表性。監測數據是污染精準施治的基礎,但監測站點周邊的“精準”治理,卻與站點設置的初衷背道而馳——監測數據在“關照”下變美了,有關領導的面子好看了,上級交辦的任務也能更好交差了,可百姓的生活環境卻沒有得到真正改善。這樣的精準治理,只是掩耳盜鈴的把戲。“精準”的背后,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糊弄,是對“地方政府對環境質量負總責”的曲解。 過去,我們經歷了以資源環境換取經濟發展的慘痛教訓,一些地方得到了金山銀山,換來的卻是藍天消失、污水橫流。痛定思痛,國家打響大氣、水、土壤治理的三大戰役,不僅要以此倒逼產業結構升級,更是要讓百姓的生活環境日益美好。我們需要的,是環境質量的切實提升,而絕非監測數據的美化好看。不如將動歪腦筋的功夫,更多花在治污上,拿出真措施,打出真“精準”,盡快扭轉環境質量下降的局面。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也給環境監管部門提了個醒,雖然對環境監測數據造假,法律已規定了明確的懲處措施,但造假手段也在花樣翻新,必須不斷重拳嚴打,確保數據真實可信,取信于民。(孫秀艷) 《 人民日報 》( 2016年06月25日 10 版) |
相關閱讀:
- [ 06-24]年年罰款年年污染還是罰得輕不夠疼
- [ 06-23]98歲澳大利亞老婦織毛衣保護企鵝免受石油污染
- [ 06-21]福州5月辦結45件12369投訴 近半數涉及廢氣污染
- [ 06-20]河北滹沱河下游嚴重污染變成“垃圾溝”(圖)
- [ 06-17]上個月莆田多企業因噪音、廢氣污染問題被通報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