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擁護是我們黨永遠的力量源泉
2016-06-27 17:58:58??來源:宣講家網獨家評論 責任編輯:陳瑋 李艷 |
分享到:
|
在隆重慶祝中國共產黨95華誕的時候,不禁想起了那個著名的“胡耀邦之答”: 紅軍初創時期,一位剛剛加入工農紅軍的青年,問年輕的胡耀邦同志:“參加共產黨有什么好處?”胡耀邦同志想了想,鄭重地說:“讓我看,參加共產黨有九十九條都是‘壞處’,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沖鋒在前,退卻在后;可能被殺頭,還會坐牢;危險的工作要搶著干;如果軍裝不夠,讓給別人穿;飯少人多,要讓群眾先吃,自己餓肚子……要說好處,我看只有一條,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人民擁護你。”胡耀邦同志的這個回答,充分展示了一個真正共產黨人的廣闊胸懷和崇高境界,也道出了我們黨從小到大、由弱到強、從勝利走向勝利,成為執政黨并長期執政到今天的真諦之所在。 我們黨為什么會為了“人民擁護你”這一條好處,而甘愿承受九十九條的受苦呢?在我們黨成為執政黨并長期執政的今天,面對“四大考驗”、“四大危險”,回溯黨95年的奮斗歷程,我們有必要對這個問題再作重述、再深打烙印。 首先,這是由我們黨的根本性質和宗旨所決定的。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于人民、血脈在人民。人民是我們黨的本源,沒有人民的擁護就沒有黨的一切。因此,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鮮明地將實現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將一切生產資料歸人民所有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公開宣示:決不將自己的理論和奮斗束縛于某一階級與一時的利益上,而是“十分熱忱地關心全國全民族的利害,并且關心其永久的利害”。(《毛澤東文集》第1卷第483頁)95年來我們黨進行的一切奮斗,歸根到底都是為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黨的理論、路線、綱領、方針、政策和工作,以實現人民的利益為根本依據;我們黨的不懈奮斗、犧牲奉獻,以實現人民的利益為根本夙愿。革命戰爭年代,為實現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這一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黨始終站在反對帝國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斗爭的最前線,吃苦在前,犧牲在前。資料顯示,1937年抗日戰爭開始時,全國雖然還有4萬黨員,但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戰爭期間犧牲和失蹤的共產黨員,已十倍于此。全國解放前夕黨員雖然發展到了300萬,但全國有名可查的共產黨員烈士就有370萬人。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領導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都是為了不斷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體現在黨活動的各個領域,貫穿于黨的長期奮斗歷程。 其次,這是由我們黨的永恒政治理念和行為準則所決定的。早在160多年前,馬克思和恩格斯就在《共產黨宣言》中明確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共產黨的使命,就是為無產階級和絕大多數人謀利益,除了最廣大人民的利益,黨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因此,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自然便成為判斷真假馬克思主義政黨、真假共產黨人的試金石。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蘇東劇變,一些國家的執政黨失去政權,盡管其中的原因多元,但從理論或實踐上背棄了無產階級政治立場的初心和行為準則,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而我們黨成立95年來,一代接一代的共產黨員甘愿為人民利益承受九十九條受苦以換取“人民擁護”,并一以貫之地作為自己的永恒理念和行為準則,正是我們黨能夠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人民利益是一個動態的、歷史的、發展的范疇,人民利益標準也會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而不斷提升。今天,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求在增長,人民群眾的思想行為方式在變化,人民群眾的實踐創造能力在發展。這對正確把握這一理念、原則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奮斗目標”,“一切以人民為中心”,正是黨的政治理念和行為準則在新形勢下的強調和體現。它規定著共產黨人用權、情系、謀利,都要緊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應視人民的地位最高,用權處處民為上;人民的恩情最深,情系時時民為親;人民的利益最大,謀利事事民為先。毋庸置疑,這種秉持以人民“為上”、“為親”、“為先”的行為,在那種“把重擔子推給人家,自己揀輕的挑”的人眼里,在那種“一事當前,先為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別人打算”的人眼里,在那種“個人利益至上”、對人民利益“漠不關心”的人眼里,今天依然是冒傻氣的“壞處”,但卻恰是共產黨人先進基因的延續。 |
相關閱讀:
- [ 06-27]閩都文體藝術團舉行專場匯報演出 慶祝建黨95周年
- [ 06-27]建黨95周年,“兩學一做”精彩“中國夢”筑夢空間
- [ 06-27]黨的建設新工程——紀念建黨95周年述評
- [ 06-27]傳精神薪火做合格黨員 各地多種形式紀念建黨95周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