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上周五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影響,美元走強。昨天,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下調近600基點,創6年來新低。分析人士指出,預計短期內美元將繼續走強,人民幣會在一定區間內適當貶值;未來人民幣雙向波動的區間增大。 ■事件 人民幣中間價大幅貶值 昨天,央行官網公布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對人民幣6.6375元,創下2010年12月以來新低。與上周五的中間價6.5776元相比,昨天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大幅貶值599點,創下去年8月13日以來的單日最大貶值幅度。 與此同時,香港離岸市場人民幣繼續大幅貶值。截至記者發稿,離岸人民幣兌美元跌幅達0.58%,報6.6762。銀行間外匯市場形成的人民幣匯率也出現貶值。截至發稿,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報6.6470,跌幅達0.49%。 在人民幣尚未完全自由兌換和資本項目還有限制的情況下,人民幣離岸市場和在岸市場是有分隔的,因此會出現價差。當前二者價差擴大至近300個基點。 此外,人民幣兌歐元中間價報7.3184元,較上一交易日上調1250點;人民幣兌100日元報6.5042元,較上一交易日下調2317點。 ■分析 受到英國脫歐沖擊 多位分析人士指出,人民幣匯率改革后,我國施行更富彈性、市場化程度更高的人民幣匯率運行新機制,未來人民幣雙向波動的區間將更大。同時,受英國脫歐公投影響,市場避險情緒濃厚,英鎊、歐元隨即下調,美元走強,進而引發人民幣對人民幣匯率的震蕩。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趙雪情分析稱,英國脫歐后,英鎊、歐元大幅下挫,美元“被動”上漲,美元指數再度回到96以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明顯承壓。人民幣中間價跟隨國際外匯市場走勢下調。 英國全民公投決定退出歐盟后,英鎊對美元匯率暴跌逾10%,全球股市重挫,美元指數和黃金大漲。市場普遍認為,英國“脫歐”可能導致人民幣匯率的較大波動,短期來看,美元將繼續走強,人民幣會在一定區間內適當貶值。 匯率波動區間將加大 民生證券副總裁、研究院院長管清友指出,目前人民幣中間價采取“收盤匯率+一籃子貨幣匯率變化”的形成機制,形成了“CFETS與中間價”兩條腿走路的匯率形成邏輯。基于這樣的邏輯,央行可以通過CFETS小幅升值來分擔中間價貶值壓力,兩條腿承壓性更好。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短期來看人民幣匯率的波動會比過去大。主要原因在于:第一,英國“脫歐”對英鎊的利空是暫時的,本輪英鎊下跌之后可能反彈回來。第二,美元被動升值,將導致美聯儲進一步延緩加息,給人民幣帶來匯率下跌的壓力。而一旦未來英鎊反彈,美元就有可能有所回調,人民幣也有機會反彈。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未來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幅度可能更大了。 6月24日,央行行長周小川在中央銀行政策研討會中提及,下一步,人民幣匯率制度應符合市場經濟的更高要求,即匯率更加靈活,經常賬戶和資本賬戶資金流動更加自由,本外幣兌換更加方便。業內人士認為,未來人民幣雙向波動空間將加大。 ■影響 刺激境外資產配置需求 一位理財分析人士指出,國內“資產荒”,加上去年股市震蕩,不少高凈值人群將眼光投向境外資產配置。隨著英鎊貶值,英國資產便宜,成為不少投資者進行短期投資的機會。但要注意的是,未來全球資本市場波動加大,海外資產配置風險較大,投資者不要盲目投資。 盈燦咨詢分析師陳曉俊表示,由于進行全球資產的配置以外幣為交易貨幣,而這就無法避免將承受匯率波動的影響,當本地出現本幣升值、外幣貶值趨勢的時候就可以考慮是不是停止該項目的資產配置。不過從目前的周期看,美元總體處于上升周期中,匯率風險相對較小。 入場黃金為時已晚 挖財投資副總監李佳表示,對于市場投資者,手里還有英鎊、英股的,應該趁大跌之后獲利盤回吐形成反彈時賣出。“由于歐元與英鎊、歐股與英股之間的相關性,歐元區資產也會受到拖累,同樣應減持。避險資產日元、美元、黃金會受益,但目前入場黃金為時較晚。” 融360分析師則表示,市場的不安情緒都會導致黃金這類避險資產的升值。就目前看來,受益的不僅僅是金條這類的實物黃金,還有和黃金掛鉤的基金。 旅英消費成本降低 融360分析師指出,隨著英鎊、歐元出現較大幅度的貶值,美元升值,前往英國和歐洲一些國家的旅游成本下降。另外,受影響較大的是留學一族。 很多家長都會在學期初根據一年的學費和生活費,一次性換購較大數額外匯,如果英鎊出現大幅貶值,那么一筆換匯輕輕松松就能省下好幾萬塊。 京華時報記者 余雪菲 |
相關閱讀:
- [ 06-28]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大跌599個基點 短期或波動加大
- [ 06-27]央行:在風險可控下進一步提升人民幣可兌換可自由使用程度
- [ 06-27]人民幣跌破6.64創五年半新低 但未現恐慌性購匯
- [ 06-27]英鎊因“脫歐”大貶 華人代購開展大掃貨行動
- [ 06-27]央行:歡迎開展人民幣對韓元直接交易
- [ 06-27]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破6.63 創2010年來新低
- [ 06-27]英國脫歐推了人民幣國際化一把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