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指出上合組織國際地位持續提升的四大原因
2016-06-28 16:59:54??來源:學習中國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瑋 |
分享到:
|
??? 圖為:2016年6月24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六次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 二、組織影響力越來越大 “能用眾力,則無敵于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于圣人矣。”從中亞拓展到南亞,從內陸進入印度洋,上合組織的朋友圈越來越廣,影響力越來越大。印度、巴基斯坦的加入,使上合組織成員國人口總數占到世界總人口的一半,為上合組織內部合作拓展新空間,增加新能量。同時也能夠對其他處于觀望狀態的周邊國家起到示范和帶動作用。 一是上合組織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國際地位不斷提升。上合組織朋友圈擴大后,組織覆蓋的地域范圍擴展至南亞及西亞地區,提升了上合組織的地緣政治優勢。印度的加入使得上合組織成為人口最多的國際組織,還意味著上合將把“金磚國家”中的中、俄、印三國納入其中,拓展了上海合作組織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同時,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加入能將上合組織的范圍延伸到東盟的成員國地區,與更多的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聯系。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上合組織,不僅是增加2個成員的問題,它將會對上合組織的成員結構和內部平衡帶來實質性影響,而且還會改變上合組織的政治地理特征。在上合組織原來的6個成員中,除中國之外都是原蘇聯解體后的國家,曾有看法認為上合組織是原蘇聯國家與中國合作的平臺。隨著印巴的加入,增加了2個非前蘇聯分離出的國家,這不僅改變了上合組織的成員結構,而且這種改變還會產生一定的政治意義。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兩個大國,特別是印度,就綜合影響而言,它僅次于中國和俄羅斯。這樣兩個大國的加入自然會影響到上合組織業已形成的內部結構,組織內部需要進行新的平衡。過去,在人們的一般認識里,上合組織的地理空間是在中亞,印巴的加入將改變人們的傳統印象。因為大半個南亞都將進入上合組織的地域,上合組織由此將向中亞——南亞——歐亞大跨域組織的方向發展。
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 二是上合組織經濟合作基礎越來越實,合作層次越來越高。上合組織及其“朋友圈”已經從經濟項目合作上升到發展戰略對接。上海合作組織擴大后,“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戰略與其他區域經濟戰略對接將更廣、更好操作:東南方向與東盟及未來的“區域綜合伙伴關系”計劃對接;向西與中東、非洲對接;西北向與歐洲對接;向東與東亞及未來的“中日韓自貿區”對接。上海合作組織作為一個開放的組織,將為“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提供交流意見的國際平臺。許多項目可以在上合組織的有關機制內提出倡議、進行溝通,推動“一帶一路”計劃飛速發展。以“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為契機擴大上海合作組織,并以上海合作組織的擴大帶動“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將有效促進上海合作組織的多邊經濟合作和提高上海合作組織的凝聚力。習近平6月22日在《攜手共創絲綢之路新輝煌》的重要演講中指出:“隨著擴員進程啟動,上海合作組織大家庭成員已經有18個國家,地域涵蓋中亞、南亞、西亞、東南亞,組織合作潛力大大增強,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持續提升。” |
相關閱讀:
- [ 06-28]習近平會見古共中央第一書記特使
- [ 06-27]習近平:聚集改革資源激發創新活力 更加富有成效抓好改革工作
- [ 06-27]習近平會見古巴共產黨中央第一書記特使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