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靖縣貧困戶孔學元和他的一百單八條“壯漢”
2016-06-28 18:05:10? ?來源:每日甘肅網-甘肅日報 責任編輯:邢曉宇 我來說兩句 |
本報記者沈麗莉盧吉平 被譽為“花園之城”的永靖縣劉家峽鎮風景秀麗,但生活在該鎮大莊村的孔學元卻是這里典型的貧困戶。 6月3日,記者到孔學元家中采訪,他腿有殘疾的媳婦楊負蓮正坐在院中曬太陽,身旁放著一個用樹枝削成的拐杖。十五六歲的女兒獨自蹲在院角處,沖人傻傻地笑。“這是我女兒,打小腦子不靈光”。孔學元嘆了口氣說:“這些年,光顧著給媳婦和孩子看病,家里窮得啥也沒有,只能就這么熬著。” 這一家三口,屬于典型的因病致貧戶。然而,從無錢治病到年收入近十萬元,孔學元只用了短短不到兩年時間,就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逆襲”。 除了依靠自身吃苦肯干,當地政府的幫扶為他注入了脫貧致富的強大動力。 孔學元領著我們看他致富的“法寶”。老屋背后,一個偌大的溫棚出現在眼前,還未進去,此起彼伏的豬叫聲已然不絕于耳。走進溫棚,上百頭豬被分開關在十多個豬欄中,有的膘肥體壯,有的還嗷嗷待哺。“多虧政府幫了咱。”孔學元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據了解,孔學元成為全縣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后,幫扶人員拿著縣里準備的1萬元扶貧“項目菜單”讓他自主選擇,由于之前養過豬,他毫不猶豫就“點”了生豬養殖這一項。1萬元的補助款猶如雪中送炭,孔學元買了10頭母豬,又通過5萬元的精準扶貧貸款買了一頭種豬、40只豬仔,并新建了豬舍。今年5月底,第一批肥豬出欄,純收入有5萬元。 現在,孔學元的豬舍里還有108頭豬,每到母豬生育期,他就待在豬舍里,不管臟和苦從早陪到黑,他笑稱“這是自己的一百單八將,全靠這些‘壯漢’摘窮帽子,發家致富。” 按照母豬一年生育兩窩的速度,孔學元到今年年底還能有5萬元的收入。孔學元的計劃是將自己的養豬規模擴大到220頭左右,在豬肉市場不出現大幅度波動的前提下,每年的收入都會在8萬元上下。 只要農民肯干,政府出資扶持,發生在孔學元身上的變化是永靖縣“項目菜單”扶貧的成功案例之一。 許多貧困戶想發展產業,往往卡在了缺錢上,特別是缺少啟動資金,而永靖縣扶貧“項目菜單”為貧困戶提供了“第一桶金”,點燃了貧困戶創業發展、致富奔小康的夢想。 根據不同的村情實際和貧困群眾意愿,永靖縣制定了《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到戶扶持項目菜單》,對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落實戶均1萬元的產業扶持資金,涵蓋農業種植、畜牧養殖、技能培訓等方面的20項具體扶持項目供貧困戶選擇,貧困戶也可根據自身發展意愿申報實施菜單列舉以外的項目,創造性地實現群眾“點菜”“掌勺”,政府自掏腰包“配菜”“埋單”。并相應建立了由幫扶干部、包村干部監督使用的工作機制,貧困戶實施完所選菜單項目,經幫扶干部、包村干部驗收簽字后,方可領取1萬元的產業扶持資金,切實增強了扶貧的精準度和實效性。 2015年永靖縣對364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落實了戶均1萬元的到戶扶持資金,今年又整合資金3764萬元,扶持貧困戶3764戶,項目計劃已經全部下達到鄉鎮。永靖縣的這項惠民舉措極大地調動了貧困群眾發展富民產業的積極性,當年全縣新建暖棚圈舍1149座、發展旱作農業3.18萬畝、種植中藥材1452畝、百合842畝。 從最貧困的村、最困難的群體、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入手,永靖縣因村施策、因戶施策、因人施策,打出實施基礎項目到村、扶持資金到戶、技能培訓到人的精準扶貧組合拳,確保扶貧扶到點子上、扶到根上。“定向‘噴灌’、定點‘滴灌’,幫助貧困群眾‘換腦、增智、造血、夯基、融資’,為貧困村穩步實現消除貧困打下堅實基礎。”永靖縣縣委書記尹寶山如是說。 2015年以來,永靖縣按照“分批扶、大扶貧、全覆蓋、菜單式、錢到戶、重造血”的原則,走“吃讀書飯、種科技田、發養殖財、謀加工利、掙勞務錢、往好處搬”六條扶貧開發路子,打出一套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組合拳”。 在一系列精準扶貧“組合拳”的幫助下,2015年底永靖縣貧困人口由2014年底的9589戶、37197人減少到6730戶、27923人,減幅達25.27%,貧困面由20.04%縮小到17.26%,今年計劃貧困面縮小到11.63%。 ?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