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6月1日,三位在二戰期間被強擄到日本的中國勞工代表與三菱綜合材料公司簽署和解協議,接受三菱材料的謝罪并達成和解。 中新網記者金碩 攝 中新社北京6月29日電 (記者于立霄)中國二戰勞工起訴日本三菱公司損害賠償案又有最新進展,中國勞工及遺屬29日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遞交追加訴訟申請,提出追加原告48人,至此該案原告人數由69人增至117人。 本次是繼2014年2月中國勞工及遺屬向日本三菱企業提起訴訟后的第三次追加原告,新增的48名原告來自河北、河南、山東、遼寧、吉林、上海等省市,他們本人或父輩在二戰時期曾被強擄至日本,分別在三菱公司的美唄、大夕張、崎戶、飯塚、勝田、楨峰礦業所做苦役,受盡折磨。 中國勞工幸存者、91歲高齡的劉仕禮在29日舉行的“中國二戰勞工及遺屬訴日本三菱公司索賠案”新聞發布會上說,他是1944年被騙到日本三菱公司做勞工,遭受奴役,受盡折磨。 二戰期間,有近4萬名中國勞工被強擄到日本做勞工,6800多名中國勞工死在日本,僥幸回國的勞工也是疾病纏身。目前,在世的中國勞工僅為9人,都已是耋耄之年的老者。 自1995年起,中國勞工在日本法院陸續提起14件訟案,要求日本政府及企業向幸存者或家屬道歉及賠款,但這些案件全部以敗訴告終。日本方面的主要法律依據是:訴訟時效已過、個人已放棄戰爭賠償請求權、“國家無答責”等。 當中國在日起訴之路頻頻受阻后,勞工幸存者和家屬試圖在國內尋求正義。2014年3月18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受理了二戰期間被強擄至日本的中國勞工和遺屬起訴日本三菱公司一案,成為國內立案的首例。 此前,69名中國勞工原告提出,要求被告按每位中國勞工賠償100萬元人民幣的標準支付賠償金,并支付全部訴訟費用。但三菱公司卻在談判中提出和解,向每位勞工支付10萬元人民幣的賠償。 在當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勞工遺屬代表表示,日本方面在歷史遺留問題上始終缺乏誠意,中國勞工絕不接受三菱公司推行的掩蓋事實、回避法律責任的虛假“和解”,一定要追究三菱公司侵權的法律責任。(完) |
相關閱讀:
- [ 06-29]臺灣當局勞工調整放假政策 爭論一個月又回到原點
- [ 06-28]臺當局勞工放假政策 爭論一個月回到原點(圖)
- [ 06-28]臺灣工商團體與當局起沖突 勞工7天假恐再取消
- [ 06-22]臺勞工7天假期“復活”惹爭議 批臺當局不遵承諾
- [ 06-22]臺當局公告恢復勞工7天假日 孔子誕辰仍放假
- [ 06-21]臺企業界反對勞工放7天假 批臺當局不遵守承諾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