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黨恩 童心向黨 紅色基因代代傳鑄就偉大中國夢
2016-07-01 12:41:48? ?來源:未來網(wǎng) 責任編輯:唐麗萍 唐麗萍 |
分享到:
|
未來網(wǎng)北京7月1日電(記者謝青)烈士陵園明宗旨、博物館里讀歷史、看紅色電影、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編紅軍草鞋、激活紅色基因…… 今年3月,在井岡山青少年培訓基地,井岡山中學的同學們用一堂堂體驗式思想政治教育課學習紅軍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凝重的紅色基因緩緩融入到青少年的血脈中。 而正是在此地---井岡山,中國革命的搖籃,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考察,反復強調(diào)讓紅色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并提到“要讓廣大黨員干部知道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多接受紅色基因教育。” 黨的紅色基因是傳承理想信念的“接力棒”,而少年兒童是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井岡山斗爭培育的紅色基因傳承在每一代人中,黨的奮斗目標才能最終得以實現(xiàn)。 2016年7月1日,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 95年來,中國共產(chǎn)黨以信仰之光照亮奮斗之路,以真理之光引領(lǐng)復興征程。95年的光輝歷程承載在億萬中國人民的信念與理想,傳揚著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的偉大與艱辛。 “如今,青少年作為祖國未來的領(lǐng)導者和決策者,更要銘記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把紅色傳統(tǒng)、紅色記憶、紅色基因牢牢植入青少年的心里。”看到如今少年兒童不忘黨恩黨情,中央黨校黨史教研部主任謝春濤對未來網(wǎng)記者表示,紅色文化傳統(tǒng)與愛國主義精神要在少年兒童中代代傳承。 2016年2月2日,習近平在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堂開國元勛照片墻前凝視。新華社記者蘭紅光攝 閃閃紅星 感念幸福生活不忘卻黨恩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紅星是咱工農(nóng)的心,黨的光輝照萬代。” 一曲《紅星歌》唱遍祖國大江南北,一部《閃閃的紅星》讓少年英雄潘冬子成為萬千少年兒童的偶像。 在對敵斗爭中,潘冬子在戰(zhàn)前破壞吊橋,切斷了敵靖衛(wèi)團的后路,使敵人繳槍投降;他又巧妙地把鹽化成水,躲過敵人的搜查,送給游擊隊;不顧危險地將情報送給游擊隊,把敵人的運糧船弄沉了,破壞了敵人的搜山計劃…… 潘冬子年紀雖小,但是一次次沉著冷靜地巧妙行動,終于迎來了勝利。而他也終于戴上那顆閃閃的紅星,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紅軍戰(zhàn)士,加入了紅軍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這是我最喜歡的故事,我也要向潘冬子一樣勇敢。”還是三年級小學生的帥帥告訴記者,從小爺爺就給他將紅軍的故事,自己作為少先隊員要學習小英雄們的勇敢與堅強。 同樣的故事,不止帥帥聽過,帥帥的父親也聽過。抗日小英雄的故事,感染了一代又一代少年兒童,偉大的共產(chǎn)主義精神,照耀著一批又一批紅領(lǐng)巾隊員。 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少年兒童更需要在黨的關(guān)懷下磨礪前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同時充滿深情的關(guān)懷、不斷完善的政策、逐步健全的制度也寄托著對祖國下一代的厚望,為全國少年兒童構(gòu)建起越來越美好的成長環(huán)境。 深情的關(guān)懷背后,是黨和國家對各族少年兒童,切實營造的完善學習環(huán)境和幸福生活。 紅色星火 點亮希望相約偉大中國夢 “我爺爺是60多歲的老黨員了,他經(jīng)常給我講紅色故事,我也很喜歡聽。我們紅領(lǐng)巾作為國旗下的一角,在黨的光輝下成長,真的很快樂。” “我最喜歡《小兵張嘎》里的嘎子了,他雖然只是一個小兵,卻為打鬼子付出了很多。” “跟媽媽外出爬山,我走一會就累了。想想兩萬里長征,走 下來真的很不容易。” …… 在山東省聊城市陽光小學,一場學黨史、感黨恩的主題隊會,讓在場的每一個孩子都無比興奮。陽光小學教師許玉梅坦言,當今的孩子并不是沒有或是缺乏愛國熱情,而是更應(yīng)該讓“紅色記憶”、“紅色基因”深值在孩子們的心中。 少先隊是黨在新中國成立之初創(chuàng)立的少年兒童的群眾組織,今天的紅領(lǐng)巾就是明日的生力軍。黨中央十分關(guān)心少先隊員,希望他們在少先隊組織中茁壯成長。 |
相關(guān)閱讀:
- [ 07-01]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兩學一做”黨建知識競賽總決賽在京舉行
- [ 07-01]臺媒:民進黨完全執(zhí)政變獨斷 一言不合就開打
- [ 07-01]國民黨全力改造形象 今起推出新版黨證
- [ 07-01]廈門市舉行慶祝建黨95周年大會 深化“兩學一做”
- [ 07-01]三明市委常委王剛到寧化慰問老黨員生活困難黨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